幼师与家长沟通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
一、接纳家长
这个意思是,对孩子的教育权我们要尊重家长,以家长的意见和诉求为主导。当然,这里我不是建议老师尽是跟着家长的脚步走。而是要多去思考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多去相互理解,接纳家长的情绪和想法。
举个例子,比如目前很多家长想要学习小学课本知识但是教育局严厉要求幼儿园不准教学。我们要多表达:“是呀,我非常理解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别人的孩子小学一开学门门100分,咱们孩子因为没学过,只考了8、90分,自信心也被打击了。确实会很让家长纠结。”这样一说,就跟家长建立起来了最基本的相互理解和接纳。
二、我孩子没病
比如孩子打架、社交恐惧、摩擦生殖器、暴怒、ADHD(注意力缺失障碍多动症)等等相对于其他孩子而言比较“不正常”的行为,很多家长非常担忧,但是如果我们这时候告诉家长“你的孩子有病”,没有几个家长真正愿意接受的。大家想想谁愿意接受自己孩子有病或者不正常呢?不过确实,其实上面所说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心理病症,只不过是行为失调,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给与孩子特别关注。所以我们要在言语上尤为注意形容孩子的行为,禁忌的词汇包括但不仅限于:“有病”、“不正常”、“不好”等等。而是要换成:“你的孩子很特别”;“可能孩子的这方面的行为需要引起我们家长的注意。”
三、注意沟通的场合
比如让孩子回避、让相关家长回避等等。都需要非常谨慎,不然会引起家长的不适,导致额外的抱怨。另外,我们寻找哪一个家长来沟通也是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应该寻找和判定在家中有实际教育权利的家长或者有强烈教育意愿的直接父母来沟通才会有效,不然沟通效率很低,长时间的无效沟通也容易造成更多误会,导致更多的冲突的可能性。
作为幼师,跟家长沟通确实是一件很重要、很复杂的事情。
第一、注意说话的方式。作为老师首先要理解家长,家长从小把孩子带大不容易,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因此,老师在跟家长沟通孩子不足的时候,先说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能很快跟家长达成一致。
第二、老师在跟家长反馈问题时,一定要具体,还要举实例。例如:想跟家长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不能概括、简单地说“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您在家多看看”,应该给家长举出一些孩子在幼儿园有哪些活动,老师觉得他是注意力不集中,类似的情况在家有没有,这样的反馈与讨论,不单单让家长觉得老师关注了孩子表现,同时还会觉得老师很客观。
第三、老师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注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例如:这个孩子很懒散、这个孩子很胆小等。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当老师发现孩子有这方面问题,可以跟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平时在家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现状,还可以在其他的活动中再观察一下孩子,这样对于孩子的发展,以及家园配合教育孩子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老师在跟家长沟通时,要自然大方亲切,不用过于紧张、严肃,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
翔太育儿解忧杂货店:本人从事幼儿教育二十多年,对早期阅读、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并参与出本了《轻松育儿有新招》、《幼儿园亲子园》等书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这些年以来的真实所感,均是原创,欢迎大家评论、关注、转发。(未经本人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