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的思考,我们对孩子吼叫是正确的教养方法吗?
生活里我偶尔也会对孩子吼叫,但是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吼,吼的多厉害都对她没影响,孩子还是自顾自的玩着。这让我很受伤,开始反思自己的方法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譬如天冷了不让她玩水了,可是她一看见水后仍然扑着跑过去。虽然我提醒了很多遍她仍然不听,当她湿着衣服走向我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发飙了,怒吼她,甚至会揍她。
经过很多次吼叫之后我发现孩子不会因为你的吼叫而改变,她需要不停地试错,你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告诉她时,她不会直接接受,当她自己尝试了她才会了解,所以,少给孩子一些吼叫,多给些耐心引导。
吼叫有用吗?我觉得育儿还是要讲求方法的,如果吼叫有用的话,还要研究什么儿童心理学呢?人类还“研制”出一套所谓的情绪管理的方式来防治吼叫呢。
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于孩子的某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经过多次提醒和教育还是屡教不改时,家长应适当吼叫,不能过于讨好孩子。
吼叫过后,等父母和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时,父母应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通过交谈方式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好自我管理和控制,并指出孩子的哪些不良习惯和行为导致父母吼叫,给予正确引导,希望孩子改正缺点。
当然,在批评孩子不良习惯和行为之前,最好先表扬一下他平时哪些方面做得好的,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批评和有改正缺点的动力。
理智告诉我吼叫是没用的,可是我们还是会忍不住。
其实关注育儿的父母都知道,吼叫肯定不是正确的教养方法,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从生理学、脑科学的角度来说,吼叫、发怒使我们大脑的一种很正常的反应,是原始脑的作用结果。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作为生物的一种本能反应,去表达我们的不满和愤怒。但是,作为自诩为高级智慧生物的人类来说,我们还有控制这种冲动的能力,当然每个人的能力不一。
同样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接受到我们释放的吼叫的这个信号会有什么反应呢?第一时间可能是茫然失措,不知道父母为什么会暴怒,不敢再与父母沟通。然后,他们还会有样学样,同样用吼叫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如果一味地用吼叫来教育孩子,肯定是不妥的。
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并不反对有时候要对孩子适当的施以惩戒,用吼叫来表达我们的严肃和愤怒程度。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知道,如果父母已经开始用这种方式来教育你,那就是他真的犯了很严重的错误,需要立即做出回应。当然,这种手段不能常用,用了之后一定还要再多做一些事情,就是在大家心平气和的时候来讨论此事。一方面,跟孩子道歉,一方面和孩子讨论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有情绪很正常。我们也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也需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错误和进步。只要我们的目标坚定,就不会太偏离路线,在育儿路上走得更笃定一些。
育儿路上父母对孩子吼叫不是正确的教养方式。吼叫孩子的时候,是父母最无能的表现。吼叫导致孩子胆小,懦弱,叛逆,不自信等很多负面影响。
父母为什么要吼叫孩子,无非是孩子没有听父母的话。孩子就必需要听父母的话吗?父母有去思考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了吗?
1、父母要求太高,孩子做不到。有这种情况的孩子不在话下,很多父母以自己的高标准来要求年幼的孩子,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宿,觉得自己做不到,没有信心,没有推动的力量去克服。父母一看这个畏畏缩缩的孩子,气就往上冒,这个没有的样子,是我的孩子吗?于是火气冲天,又吼又叫,…结果是孩子要么表面上屈服了听你的话,内心抗拒;要么就是跟你对着干!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发现孩子长时间内无法达到标准时就应该适当的调整标准。不行再调整,直到冲突减少或是消除,表示父母与孩子之间达成共识。要循序渐进,慢慢地一步一步适量地增高标准。
2、父母没有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比如有些父母要孩子学琴,每天要练琴,但是孩子不喜欢。每天就是逼着孩子学,练。方法无外乎先是耐心地引导陪伴,时间长了,受不了了,那就又吼又叫…吼叫表面上让孩子暂时的屈服了,实际上加深了孩子反抗的理由。本身不喜欢音乐,非得学,学不好还得天天挨骂,那就更加不愿意学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尊重孩子的喜好,父母喜欢的孩子不一定就喜欢。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内驱力推动ta愿意学。
我知道吼叫孩子不好,但是有时候失去理智时又会回到本能,简单粗暴。以上两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挺难,要学会真正的放下,别跟自己较劲,别跟孩子较劲。
你能做到不吼叫孩子吗?有什么好招,欢迎交流。
当作为家长的我们被问到“对孩子吼叫的方***确吗?”恐怕我们会异口同声的说:“不正确”。可说完就会陷入一段热烈的讨论中“不吼叫不行呀,你不厉害点孩子根本不听”。再反过来我问问自己,答案和这些妈妈们几乎一样,是的。我也是一位没有一天不吼叫的妈妈。就像昨天晚上,我就对玩到23点多还很兴奋的儿子说:“明天又不想起床了吗?赶快睡觉”。
现在想想,好像除了吼叫以外,真的不太会别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听话,或者安静下来。但是,吼叫的次数多了,孩子的免疫力也越来越强,几乎对他没什么影响,有的时候他还会反问你:“妈妈,你干什么呀,这么厉害”,问的我又是一声叹息。
买了一本《少些吼叫多些爱》的书,上面是30天的行动***。我决定开始践行,并在以后得头条号里分享给大家。打开书的第一章,就被一段话深深的吸引了:
“我的孩子是我的观众——我最重要的观众,一直都在我身边的观众。他们才是真正重要的人。他们才是我热烈深爱的人,是每天观察我,每天学习我,每天希望得到我关爱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当我们想发怒的时候想想我们的孩子也会学我对着他单位小伙伴的时候,我是不是会停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