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弑母引深思,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小心“暗潮汹涌”!
出了事就怪教庭教育,听起来似乎是在怪罪父母,好像都是家长的不是。其实不然。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我们是因果关系的连续逻辑表现,不存在随机发生的***,也不存在偶然发生的***。虽然心理***之间可能表面上无关,但实际上却是密切联系的,并依赖于之前的心理***。
社会教育,我们实在无法左右,所以,又不得不把教庭教育、把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问题的原点。
家庭教育要务必留意“趋势”与“方向”,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毕竟,原生家庭不论是穷还是富,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来自父母性格、情绪、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模式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正酝酿在孩子的未来之中,暗潮汹涌。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如何平衡自己“爱”与爱的“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领悟。
总之,我们每个人作为行为主体与道德主体的角色,须时时铭记,自己负责才是人生的重点。
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讨论,请参阅本人头条号《爱的方式≠爱》、《不可不知的人格培养》、《人的存在,既非随机,亦非偶然》等原创文。
敬请关注,欢迎交流评论!
怎样教育孩子,能够把孩子送进北大和清华?
题主要问的是怎样教育孩子,能够把孩子送到青华北大,我在这里要说下我的观点,能够考上青华北大的孩子那都是人中龙凤,不单单是教育这一方,教育固然重要,聪明才智更重要,孩子的兴趣也占一部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的希望和期望!
本人从教一生年逾古稀,育有一子一女,皆已成家立业且杰出优秀。女儿正高正处,儿子副高副处。女儿儿媳皆博士毕业,儿子女婿和我皆为硕士。更可喜的是我的第三代2个下学期上初中,皆品学兼优,名列前茅。成才在望!特别是亲孙女儿,志存高远豪气凌云,早就立志要超过爷爷,不去北大,要上请华!我心中暗喜坚决支持。凭她目前的发展趋势(语文数学英语全面优秀且勤学不懈),我估计将会遂其所愿!天道酬勤,天赋具备。只要努力,心想事成!6年之后,即见分晓!到时我寿已八旬,早已约定,要亲自护送我的亲孙女走进清华大学的校门!但愿天公地母垂青于我,***我以年,风平浪静,无灾无难,安度六年!我这孙女,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到现在整整9年,几乎都是爷爷接送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给她布置一个单独的书房和书桌,给她一个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每天晚上的作业都是她自己独立完成,之后再预习明天的功课。全部完成之后,请她爸爸或妈妈批改作业並签名(老师要求)。大约晚上十点左右上床睡觉。中午时间再短也要叫她午睡,就是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静卧片刻。这一点对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保持充沛的精力至关重要!给她买了一部手机,但不准带去学校。平时在家饭后,可以让她玩一会儿。周末2天除了学钢琴学英语学奥数之外,亦可多玩一会儿。不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作为父母、爷爷奶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因势利导和风细雨加以开导!切不可操之过急失去耐心,不可有意无意间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更不可黔驴技穷大打出手!正面鼓励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
大家好,这里是小雅老师课堂,答疑解惑,互动分享。
1、怎么教育孩子才能够把孩子送进北大和清华?我是来泼冷水的,不是所有的孩子,你在他们身上花了时间,投入了精力,投入了金钱,他们就能够成才成器。对于北大和清华,除了天道酬勤,还有一定的天资在里面。
2、我来说说我身边的两个实例,一个是我的表妹,一个是我的表弟。我的表弟就是人家口里别人家的孩子。表弟从小到大会学会玩,玩着玩着就进了北大,当年是仙桃中学的学霸。学习上不费什么神,父母也没管什么,但他能够自主的学习,将学与玩结合的非常好。他成绩优异其实我觉得除了他的学习习惯好,上课的效率高、专注度高,学习方法好以外,其实还是和孩子的天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和智力真的是有一定的关系。
3、可能很多家长会说,我为什么在这里泼冷水。我来说一说我们家表妹,她是一个非常稳重,清秀、在学习上高度自觉的孩子。认真、仔细、学习态度非常好是她的标签。家里花时间、花精力,投入大量的金钱请一对一的老师对她进行辅导,她的妈妈全职陪伴着她,一直陪伴着从优秀的小学到优秀的初中到优秀的高中省实验,最后,还是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只考上了一个211的大学。而她的同班同学最低的都是考了六百零几分,而她只考了500多分。
4、在同样的教室,同样的师资配备,同样的教学***的情况之下,她仍然考得不理想,没有考上心仪的985重点大学,为什么?是她不努力吗?是她不认真吗?还是她不愿意花时间,是她偷懒吗?都不是。读书往高了读真的需要智商,这一点毋庸置疑。
5、最终,她天道酬勤考上了211大学,可能如果她不努力,可能连一个211大学都考不上。所以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家长一意孤行,还是要根据每个孩子自身的条件来因材施教。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我教孩子逆天改命,她却教我学会认命?
所谓“认命”也就是无能为力的时候安慰自己的一套说法。
“她就这样”、“差太远了”,这些对女儿的看法,说明了这教授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标杆,他攀比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他自己。
这也情有可原,每一个优秀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继承”或发扬自己的“优秀”,但是严厉的要求和控制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就是孩子故意“不好好学”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以“笨”为名义的反抗是最有力的,因为“聪明好学”是父母最期待的。
所以无论父母阶层、地位如何,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有问题不打紧啊,解决掉就好了。
况且学习的进步是要靠时间来积累的,就算辅导上千次,也才三年多。只是辅导若干次没有改变,就认为自己的女儿“定型”了(“她就这样”),这不像一个神童面对困难的态度。
如果以这种态度继续对待孩子,那可真的是“逆天改命”。因为本来可以有个很好的发展,而现在父亲都放弃自己了,并且搞得全国皆知,孩子有何理由去奋斗让父亲的话落空而“逆天改命”呢?
人家丁教授已经奋斗到这个份上,他的孩子再学习不好,凭他们夫妻现有的的***,孩子也能过得不差。
而我们,没到他们夫妻那么高的层次,还是踏踏实实地奋斗,说不定逆袭了呢。我们要是认命,躺平,孩子就只能就在底层了
通过“北大教授”对自己女儿的吐槽也证实了一个观点——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天赋。有天赋可以通过学习去改变命运,没天赋的就不要在这条独木桥上浪费时间精力甚至金钱了。
尤其国家开始发展职业教育,中考就要刷下50%的学生,混高学历文凭的路是越来越窄了。但是不代表无路可走,靠学习改变不了命运,还可以靠其他方面去改命。
认命不代表放弃,更不是自暴自弃。比逆天改命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存于世的心态。
每一个学霸的养成,都是父母精心而耐心引导的结果,不是仅仅几次或一两个学期的辅导就能成的。
看看周围大凡各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哪个不是长期打磨、不断钻研积累而成的?丁教授和爱人固然智商和基因可能不错,但后天是否经常因公务繁忙、要事在身,而疏忽了孩子从小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有限的陪伴也多蜻蜓点水,对孩子的学习问题的解决也多浅尝辄止?如此的话,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没有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习惯,哪学习随波逐流,难以显现优势,则不足为怪了。
如真认为孩子学习是个问题,把此作为丁教授的专题进行研究攻关,是有可能扭转乾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