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幼儿的好习惯?
父母会老,子女会长大,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当然不能够永远***取同样的态度。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能够率先做好阶段性的调整,才是亲子关系持续保持良好的保障。
在做出阶段性调整之前,必须充分沟通,好好商量,这才能做出改变。而且不应该即说即做,丝毫不留余地,有些事情固然可以说了就算数,有些事情却应该保留若干弹性,适当留一些时间,逐渐调整过来,效果可能更好。家庭不是法庭,父母不是法官,子女也不是罪犯,当然不必令出必行、判决就要执行。
父母在孩子幼儿这一阶段,应该逐渐在爱与限的界限上,小心谨慎地将幼儿纳入社会的正常轨道,促使子女顺利地社会化,特别是基本生活习惯的养成。
譬如婴儿时期,父母会把奶或汤送到子女嘴边。而幼儿时期,就要让子女自己使用汤匙或筷子,使其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场所,以适当的姿势和顺序来进食。
在这种阶段性的调整过程中,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再三示范,并且耐心教导,让孩子模仿学习。一味催促和斥责,幼儿不但不能接受,而且在人格形成方面还可能引起副作用。若子女在这一阶段养成不良的行为方式,以后要改会更加困难。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社会化只有在幼儿的认知发展配合下才能迅速达成。一些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生活习惯,仔细分析起来,实际都相当复杂。
譬如坐着进食,似乎很容易做到,但是,坐的姿势、拿餐具的动作以及眼睛、手和嘴的协调,会着着实实调整一辈子。有些人迈入青春期,进食的姿势仍然十分幼稚,便是这一方面的习惯没有做好阶段性的调整。
幼儿有好奇心理,总是什么都想尝试。这时候为了安全起见,父母大多提出一些限制。如果由于限制太多,影响到子女的自由发展,使其产生强烈的不安和焦躁,那么长大以后,子女的行为方式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社会是多样、多元的,那么幼儿的社会化到底以什么为对象?这就牵涉到父母的价值观。我们常说子女在十八岁以前,命运大多掌握在父母手中;十八岁以后,才真正能够自立。子女年纪愈小,愈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一切听任父母的安排,可见父母的责任十分重大。
要把幼小的子女带往何方?要让幼小的子女接受什么样的社会化?对于子女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1.父母要做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2.长期坚持教育提醒,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要明确的提出改正意见,并且长期监督
3.常对孩子做一些教育,教导正确思想
4.立好规矩,做一个有个性有底线有思想的家庭
幼儿的习惯,通常是通过父母的教育养成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
1.父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习惯行为
2.当孩子习惯不正确时,父母应正确耐心地纠正,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3.通过观看一些正确有趣的视频书籍,让孩子更容易了解好习惯的重要性
猫小帅生活好习惯,通过有趣易懂的***,让孩子边看边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点击链接观看***:***://***.4399er***/xzt/mxsshhxg/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就会使你受益终生。现就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逐渐定型,因此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不容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确立规矩。在向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要事先考虑,根据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日常行为方面,孩子3岁左右时就应让他们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如:玩具必须放回原处,否则就没收玩具等。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给他制定每天大致的作息时间,明确劳逸结合和做事的要求。在教的过程中,要做到语言简练,内容具体,这样孩子做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二、运用游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正确评价,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父母的评价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如在孩子帮助我们倒垃圾,收拾玩具等,我们就要给予认同、表扬的积极评价,增强孩子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幼儿的过失息行为,要让他们在宽容,理解中自觉的改正过失,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父母应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潜移默化地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将它落实在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细节,父母双方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