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早教机器人真的可以启蒙和教育孩子吗?
早教机器人充其量是孩子的一个更高级,更智能的玩具而已,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的启蒙和教育起着***作用,但这个作用绝不能被高估,真正的教育和启蒙是来自有情感的事物,也就是人,孩子的父母。
一、早教机器人,能说会动,但缺乏情感的表达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孩子的玩具也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一些高级智能的玩具,比如早教机器人。
早教机器人的功能很多,能和孩子一起玩乐,一起唱歌,一起跳舞,还能进行简单的互动等,无疑是孩子最喜欢的玩具之一,也是孩子的“小玩伴”。但是早教机器人毕竟功能有限,没有人的思维和情感。
我们常说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但是早教机器人是被程序所指挥,没有自己的感情。当孩子对早教机器人赋予更多情感的时候,然而却得不到对等的回报。
有的父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往往喜欢通过买玩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亏欠。
父母要知道,早教机器人不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孩子的正确价值观的建设,良好性格的塑造,良好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早教机器人能给孩子带来乐趣,但是没有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快乐那么深入内心。
三、启蒙和教育孩子的方式除了早教机器人外,父母还要用更多好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启蒙和教育
早教机器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教育和启蒙孩子,但毕竟只是一个玩具,无***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来收获知识和生活体验。
父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多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比如带孩子去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在草地上野餐让孩子体验生活,带孩子来一次骑行让孩子挑战自我……,通过这些多种多样,并且带有趣味的活动,更好地教育和启蒙孩子。
所以,早教机器人在孩子的启蒙和教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更多的还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感情的倾注,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早教机器人也属于服务机器人的一个细分领域,《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教育事业对早教机器人的需求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通过早教机器人这种寓教于乐的新型教育模式已成为儿童高科技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工具。现阶段中国对学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国内学前教育市场的蓬勃发展,针对3-6岁少儿的学前教育***机器人也将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机器人产业早已被定义为第四产业,而近些年服务机器人更是风靡全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2016年4月,巴巴腾的小腾陪护机器人问世,并以“最好的爱是陪伴”为理念,一举将陪伴型儿童机器人打造成爆款,并成为儿童机器人最重要的一个品类,而这一成功模式也被业内所争相追随,为儿童机器人市场的繁荣打开了局面。现在市面上出现了非常多的智能陪伴机器人如 小度,小雅,小爱等等。
儿童机器人用户中绝大部分是零零后群体,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是80后为主的职场主力军。80后对下一代的教育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婴幼儿智能启蒙教育、其二是:场景式陪伴(因为爸妈很多时间都不在孩子身边),而儿童机器人正好具有这些功能。
智能早教机器人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语言表达 语言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一款能够发音并且是***发音且发音标准的双语智能早教机器人,每天让宝宝听听是非常有帮助的,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有莫大的益处。
细心陪伴 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交流的机会也很少,而智能机器人可以借助网络打破空间的界限,打造一个碎片化的陪伴体验,我们都知道儿童成长最大的痛苦点就是父母不能陪在身边,但是儿童陪伴机器人正好能弥补这一个痛点,同时也解决了父母工作和家庭难以两全的矛盾。
私塾老师 诸子百家、中外名著、成语典故、背单词、智力开发、行为指导、音乐儿歌。
感谢邀请。
早教机器人这种所谓的智能脑力开发或者早教,这些年在很多城市都见到过。一开始大家觉得新鲜,加上一些***式的会销和宣传,很多人信以为真,趋之若鹜。
其实懂点科学常识和生物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都明白,这东西就是无害而已,至于启蒙教育孩子,充其量算是人工智能游戏而已。
需要警示提醒一些家长的是:启蒙和教育孩子,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必须靠家长来完成,不要指望早教机构,更不能迷信这些所谓的智能早教机器。它们充其量是个***作用。
孩子的启蒙,最初的起点就是亲子陪伴,是人类感情的积累和唤醒,没有父母的付出,是很难培养出性格心理健全的孩子的。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启蒙老师。早教机器人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些教育***,但是教育不了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包括对儿童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等;还包括家长利用各种方法、实物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孩子读书、生活习惯的养成等。这些教育依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才能完成,而且要求教育者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早教机器人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