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育儿方面父母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常言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行为表现,在父母的眼中有所不同。因此,绝对地一视同仁是不存在的。既然知道这个道理,父母就要经常地注意这个问题。1、避免对比,孩子之间的对比,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伤害。2、要求要适当,不同的孩子资质、能力不同,要求自然有所区别。3、给予同样爱。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好的桥梁,让孩子知道一样的爱,孩子才能更加地爱父母。
公平从来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动态的平衡。中国从古至今的哲学思想就是平衡,在育儿方面也是如此。
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有自己的先天大脑结构,而不同的大脑结构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他们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兴趣爱好。每个大脑对事物的认识和需求各不相同,我们即使做到一视同仁的输出也会造成不公平的感觉,没有必要太在意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只要我们能将爱真心的付出就足够了。关键是您的心是否有杂念。
刚好家有两个宝贝,是性格迥异的兄弟俩,虽然自己也还在育儿路上探索,但乐意分享下我怎么让两个孩子都感受到妈妈很爱他们,妈妈没有偏心某个宝宝。希望我的“抛砖”能引出经验丰富人士的“玉”来。
孩子是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爱好、需求,他们对父母爱的索取,主要是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所以,我会留心孩子的喜好,不同孩子内心喜欢的、不喜欢的、所处阶段不同产生的不同需求等,在对他们进行奖励时,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即使东西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孩子都不会觉得父母有偏心,而会因为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而开心。
2.建立统一的生活标准、规范,让孩子们都共同遵守,如有触犯,不偏不倚的进行惩罚。
即使弟弟比哥哥小,也不会因为年龄问题,而在犯错时不被教育、惩罚。这样,哥哥看到父母对弟弟也是一样的标准,就不会心有不甘,认为父母偏心小的。同理,当哥哥犯错时,也一样。
3.和孩子们做朋友,弱化高高在上隔了辈分的父母感。
当我们走进孩子,和孩子做成朋友关系时,孩子的很多心理活动我们才会明白。当孩子能主动告诉我们他的小秘密时,我们有了足够的理解孩子、懂孩子,就可以避免孩子产生父母偏心的念头了。
4.从小给孩子灌输“共有、分享“的概念。为了确保不重复浪费,增加玩具、零食的丰富性,我们很少会给两个孩子买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孩子并不会因为东西不一样,或这次的东西主要是给哥哥买来画画,下次的东西主要是给弟弟启智而生气。我们经常在给予孩子东西时,会告诉他,这是你自己的,这是弟弟的,这是你们共同拥有的。你们可以彼此交换,也可以一起玩一起用。
呵呵,绝对不偏心是肯定不可能的,本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有讨人喜欢的时候,也有讨人厌的时候,这种情绪上的偏心都是短时间的。只要我们记得,这都是我们的孩子,孩子的表现好坏都是我们父母在引导和影响,那么,我们怎么会故意的偏心呢?
一碗水端平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每个孩子要的不是平等的爱,而是唯一的爱。对于孩子,分享父母和分享爱人一样痛苦。嫉妒是没办法绝对消除的,不过我们可以用一些小技巧让两个孩子和平健康成长。
1、允许表达不满和嫉妒——孩子的不满嫉妒情绪一定会出现,光靠大人说“姐妹之间应该互相关爱”是不管用的。所以我们与其压抑孩子的情绪不如让孩子表达出来,这样她心理还会舒服一些。因为压抑只会导致更严重的攻击行为。我们大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还需要向朋友倾诉吐槽呢,更何况孩子呢。
2、理解共情——如果老大说“我讨厌弟弟,我想让他消失”,类似这种不友好的话语时,这时我们只是一味的说教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耐心的询问孩子真实心情和原因并告知她“即便是弟弟也抢不走爸爸妈妈对你的爱”,这样不去否定孩子的感受,让她觉得爸爸妈妈理解我的心情,同时还可以再次强化给她安全感。我想她会更包容弟弟了。
3、爱,不要一碗水端平——孩子希望父母把他们当做唯一,而不是二分之一。那父母就可以设置分别属于两个孩子的专属时间,比如老大去上学时就是老二的专属时间。老二去爷爷奶奶家时可以是老大的专属时间,不被打扰。对两个孩子设立的规矩也有区别。年龄大的,就可以享受新的权利和责任。家务上就可以让老大承担更多责任。做到区别管理,可以让他们觉得我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