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学习一定要拉老公下水,共同进退吗?
育儿本来就是父母共同应该做的事。父母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教育方法,可以更全面的影响和教育孩子。只有这种父母的默契合作才是对孩子的最完美的教育。育儿问题上父母也需要共同学习前进!否则很难在这个问题上达到一致的目标,这些我都是从哈佛妈妈的书里理解来的,如何为人父母,讲得非常详细。有兴趣的可以去读读那本书《哈佛藤校-三姐弟成长之路》。
我认为育儿需要老公,但不一定要共进退。
育儿需要老公是肯定的,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和妈妈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爸爸理性、勇敢、果断……;妈妈温柔、细腻、有耐心……不同的时间段孩子需要接受不同的家庭熏陶。
但很多的爸爸都是做的不好的,很多爸爸认为,陪孩子是妈妈的事情,爸爸负责赚钱养家。很多爸爸觉得,自己上一天班,很累很累,回家就是休息,哪有精力陪孩子。
从我家而言,我家孩子爸爸在育儿上做的并也不好,他工作忙,耐心也不够,大部分的育儿工作都是我在做。但是爸爸不参与,我并不是和他共进退就不育儿了。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少。如果爸爸不给力,妈妈更应该做得更好,妈妈做好了,再积极带动爸爸加入进来,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支持这种做法,当初国家提倡独生子女问题,每个月会给有独生子女的家庭,一些补贴,现在看来虽然钱不多,但的确就是在鼓励你执行响应“独生子女”号召。现在虽然提倡生二胎,可是相应的政策各地区却没有统一。
而且生二胎,让职场女性处于很不利的地位。二胎开放之前很多用人单位,首先会问你有没有生育,如果你生完了宝宝,可能意味着你这人比较稳定,就会雇佣你。但是现在即便是你已经生了一个孩子,用人家单位依然不敢用,因为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生二胎。
因此一个女性好不容易应聘到了一个工作,如果经常因为孩子的问题请***,那也会招来用人单位的不满,但是如果有一个硬性的政策出台,例如“夫妻二人可以共同拥有10天的育儿***”,那是相当好的。如果孩子在一年之内有一些感冒发烧之类的疾病,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
有了制度的出台,作为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和用人单位请***不好意思开口或者扣工资等担忧。在孩子三岁之前,很多做家长的都有过一些孩子住院的经历,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的抵抗能力是非常弱的,经常会生病,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给一些育儿的***期。对于家里面有孩子的家庭,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而且很多家庭是“丧偶式育儿”,始终都是妈妈一个人在照顾孩子。如果可以给夫妻二人共同的育儿***期,很多家庭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孩子有一个高质量的陪伴,例如全家可以一起带孩子出去玩,一起陪孩子去上课。
同意“祺妈薇薇说育儿”说的可以拉老公下水,但是严格要求老公跟自己做到共同进退,这一点是有困难的,而我也觉得没必要让老公做到这一步。
以我们家的情况来做例子看,为什么不用要求老公做到跟自己共同进退。在我们家,老公是家里的经济收入最大的来源,那么他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多,而照顾到家里的小事和孩子的时候,必然就没有太多时间。
所以平时家里和孩子的事,一般是我和孩子的奶奶在打点,但是孩子的教育和学习,还有成长是离不开父母任何一个人的支持和关心的,如果单方面的由一个成人在教育孩子,那么对孩子的身心来说肯定是不完整的,因此就算老公再忙,我也会督促老公抽尽量抽时间跟孩子互动,包括教育孩子的事。
只是不会强制要求他跟我一样在孩子身上付出同等的时间和精力,毕竟他的工作量确实比我大,作为一家人,我们是应该互相帮助,相互体谅,共同去为了让这个家更好而努力,这样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身心成长。
虽然我们每个家庭的情况可能会有不同,但是愿望都是一样,就是希望夫妻俩能一起教育好孩子,让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虽然您提问用词比较夸张,但是也让人感觉这种比喻很恰当。育儿就是要宝爸宝妈一起努力学习育儿知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育儿就像是一场战斗,宝爸和宝妈是战友关系,如果宝爸宝妈意见不同意,怎么一起完成战斗呢?要想达到意见统一、齐心协力的去战斗,就要统一观点。如果只有一方积极学习育儿知识,另一方故步自封,脑子里还是陈旧的传统观念、传统育儿观念,育儿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矛盾。
当然,很多宝爸是不肯学习育儿知识的。这就需要宝妈想办法,让宝爸也能跟宝妈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