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军师司马懿》第39集,曹丕说:“东汉之后国力衰微”。“东汉”这说法当时就有吗?
当时有无这种说法有没有已不可考,毕竟古籍中没有记载。但是至少一点,西汉都城长安,东汉都城洛阳,有东西都这种说法。
往前看的话,为了区分西周东周,有前周后周一说。但是既然当时的人们可以说出周朝都城东迁这种称呼,那么以地理位置称呼朝代并无不奇怪。
李元昊建立王朝,国号夏,自称大夏。当时的宋人都称之为西夏。同时,因北宋地处辽之南部,辽人称呼北宋为南宋
称呼名字相同的王朝,有前后之分也有按地理位置之分,或者冠以统治者姓氏。既然诸葛亮可以称呼吴国为孙吴,东吴,那么为什么曹丕不可以称呼汉朝为东汉呢。你不能说他错,编剧这么写也许是为了突出曹丕是一个有思想有主张的人吧?
应是"后汉"!诸葛亮《出师表》中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灵二帝指的是:东汉末期的汉桓帝与汉灵帝。
东汉这个说法出现在曹魏是不太合适的,就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东汉和西汉都是“汉朝”,而且都是属于刘邦子孙统治的大一统朝代,刘秀为了凸显自己的正统性,更是以汉朝皇帝自居,王莽及其创立的新朝不过是一起不成功的夺权***罢了,包括刘备自称也是汉,并且认为自己继承的是汉献帝刘协的帝位,东汉在当时应该被称为汉,或者后汉,“东汉”的名字定型,应该是汉王朝灭亡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肯定没有,东西两汉的说法是后来史学家根据两朝的首都地理位置而区分的。当时包括魏晋时代,是称为前汉和后汉。后汉有《后汉书》专门纪录,作者范晔是比魏晋晚些的南北朝。可见,在这之前,并无东西二汉的说法。这部电视剧,历史硬伤很多,不必较真。要了解真正的历史,还是要看文献,不能在荧幕上学历史。
当时没有东汉的说法,应该是汉朝后期,曹丕也不应说东汉之后国力衰微,那是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国政治理的大不敬,应说汉朝后期,吴蜀乱汉割据一方,连年战乱至国力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