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你的育儿方式与往年有哪些改变?
去年,我跟我儿子的关系是水火不容。儿子都快被我逼疯了,我也一样。看了许多关于育儿的知识。首先我对自己讲,不管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去打骂孩子。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前我对孩子吼,慢慢的孩子也学会了对我吼。我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我必须先改变自己。其次,今年改变的是,凡事先站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你认为是对的事不一定全对。以前我会不分场合的批评他。慢慢的学会了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少了以往的批评,多了份引导。通过我的改变,孩子也慢慢变得越来越优秀。
你家经历了丧偶式育儿吗?你准备怎么改变这样的局面?
这个问题需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对方(男性)承担了家庭所有开销,那么在家的时间可能不会太多,带孩子的时间就会更少,这种情况下就女方主要扮演家庭主妇,那么在丈夫在家时主动制造对方与孩子互动沟通的机会,这样家庭关系会趋于平衡;另一种何洁式,既是主要经济来源方又是女性,那么要从女性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会更有利于家庭和谐
估计有些男性会觉得全职主妇在家带孩子能有多累,自己天天上班,赚钱养家才是最累的那个。说这样的话的男人通常没有真正带过几天孩子,真的用心去带孩子照料家庭的,从来不敢说做全职主妇很轻松。
在妈妈群里经常听到不少吐槽自己老公不作为的,当了爸爸后还像个孩子一样,不指望他照顾孩子了,不用自己操心就不错了。
对于男性来说,他们没有我们十月怀胎,一朝当妈的感觉,必须让他参与到家庭的建设和宝宝的照顾中,他才能逐渐感受到自己是父亲的事实。
好男人很少是现成的,都需要自己花心思培养。把事情全揽过来,只会累垮自己。有些爸爸是愿意帮忙的,但却不知道如何入手,妈妈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指点和机会。不要把自己活成一个单亲妈妈,孩子也需要属于他的那一份父爱。
你认同“知识结构正发生改变,不读书不等于没有知识”的说法吗?
学校的知识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练习你的大脑,形成好的思维模式。而目前看,思维方式的建立也有其他方法。也许这种方法在未来会使你鹤立鸡群、独占鳌头。但是没有了那种来自学校的约束,靠自立自我约束的方式成长在五光十色的世界有点难。
先说结论,前半句不准确,后半句正确。
但这句话很有意思,因为它确实反映了一个趋势:
【一知半解】,是未来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什么意思呢?
过去我们学习,经济就是经济,中文就是中文。
知识的门类固定,问题也比较清晰。
所有的知识都是被“体系化、文字化的”,你只要去学就好了。
在这个时候,我们最经常表扬的,就是那些所谓“勤奋、专精、系统化”的人,
后半句可以理解,前半句不知所云。
什么叫“知识结构正在改变”?难道以前大家获取知识都不必读书,而是靠手口相传吗?你当现在还是蒙昧蛮荒时代吗?
直到目前,书籍还是最大的知识载体。
有人以为现代正走向无纸化,书籍即将消失,其实这是理解错误,谁说书籍一定是纸质的?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楔形文字泥版,殷墟商人甲骨,竹简木牍都是书籍,电子书不过是换一种介质,为何就不是了?
只要你想获得系统性知识,最靠谱的做法还是读书——坚持不读一定要“实践出真知”也不一定不行,但注定要付出更大代价。毕竟靠生产生活经验积累通常是碎片化的,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由于没有有效载体承载,极易在流传过程中泯灭。
要获得具体知识不一定只有读书一途,但不肯读书会限制你的知识结构。
当然,读书不等于就能有效获得知识,或者说单纯记忆知识而没有一个好的逻辑思维方式没鸟用:
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不能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