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育儿中让爸爸明白父亲的陪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我经常与老公交流,原因就是他是属于事业型的男人,家里一切被我打理得仅仅有条,所以他的整个心都是在工作上,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被生活所迫,房贷、车贷压力太大。一般情况下我不想分散他的精力,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也意识到了父亲陪伴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用我的方式让他参与到亲子陪伴中来。具体做法我总结了有以下几点:
一,多交流。我会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也转发了一些父亲陪伴的重要性之类的文章给他看,同他交流。渐渐的他也开始抽时间陪伴孩子,只要工作不是太忙,就尽可能早回家。
二,多鼓励。记得有一次让他给孩子读绘本,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了句:“我不会读,读不出来你那样的感情。”我立马鼓励他说:“没关系,只要你陪着闺女一起读就行了,她会很高兴的。”于是他就拿起书,很不自然的读了起来。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他会陪孩子读书、玩橡皮泥,给孩子折纸等等,逐渐陪伴就多了。
三,多让孩子黏着爸爸。可不能说爸爸辛苦就让孩子不去打扰爸爸,那么亲子关系永远也建立不起来。我的做法就是让孩子去黏着爸爸,每个爸爸都不会拒绝孩子的爱,哪怕陪着孩子玩几分钟也是好的。
四,制造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机会。由于全职在家,所以每天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有时候我就会趁着老公不加班的时候带着孩子去他的公司附近等着他下班,然后再一起带着孩子去玩、去吃饭,这也是我们最享受的亲子时光。
父爱如山,深沉而稳重,确实很多家庭都是这种现象,父亲角色的缺失更是成为一种常态,所以一定要让父亲正视这种关系,让他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不要让孩子的童年有缺失父爱的遗憾。
关于这个话题我太有话要说了。
首先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爸爸不愿意,而是爸爸自己不敢尝试。我是用各种的叨叨,向爸爸灌输各种理论,其中孩子渐渐长大妈妈得慢慢退出舞台让爸爸粉墨登场的论调是老生常谈。刚看的有感觉的育儿书或微课,也会摘出断落分享给爸爸,从思想上为他积蓄能量,让他消除焦虑迈出第一步。
其次是帮助爸爸与孩子建立联系。我在孩子面前从没说过爸爸的坏话,基本都是好话,让孩子对爸爸产生孺慕之情,哪怕是爸爸出差了,我也会鼓励孩子打电话给爸爸,也许只是个简单的问候。在爸爸面前也常说说孩子的表现,让爸爸时时掌握孩子的动态。所以他们之间也始终存在着联系。
再次是给爸爸机会让他参与育儿中来,但是不管他俩形式如何,请闭上你的嘴也请别指手画脚。我每次把孩子丢给爸爸时,是完全的就丢给他,哪怕看不惯他俩,我也自己走开,眼不见为净,可是男人间的情谊很奇怪,打打闹闹中就建立起来了。
我的方法主要是三步走,效果杠杠的。每天晚上爸爸总是先跟孩子疯一回,然后等孩子洗好澡看绘本了他再去另外房间开始工作。
爸爸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有点手足无措,特别是工作忙,很少陪妈妈做产检也没有做胎教的,一方面是没有做好当爸爸的准备,另一方面很多男人也认为家务,包括带孩子是女人的事,不愿意掺和。
所以作为妈妈而言,也要尽可能的调动爸爸的积极性,让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有这样一些方法:
1、说理法。给爸爸看一些育儿书籍,看一些文章,参加一些微课,让爸爸明白自己在育儿中的重要性。
2、说情法。和爸爸一起看一些***剧,就爸爸的作用展开讨论,让爸爸有所触动。
3、夸奖法。这是屡试不爽的策略,妈妈们一定要多用。比如爸爸抱孩子,你可以说你看孩子多喜欢爸爸,比平时笑的开心多了。爸爸洗衣服,你说哎呀洗得真干净,宝宝穿起来真漂亮。就算你要重新洗,也不要露出不满的情绪。比如爸爸给孩子讲故事,你说声音真有磁性,宝宝听得格外认真。通过反复这样的过程,激发爸爸的自豪感,就会越来越愿意陪孩子了。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失却又是那么明显。
除了工作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爸爸们自身缺乏认识,以为孩子就是妈妈分内的事情。
我觉得除了爸爸们要提高认识外,妈妈们也要多鼓励、多找机会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让孩子很依赖他,让孩子对爸爸的爱来唤醒爸爸内心沉睡的父爱。当爸爸感到我家孩子很依赖我,我对孩子是如此重要时,他就会自觉的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
我家爸爸工作很忙,虽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我家孩子特别喜欢他爸爸,在家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学他爸爸。其实他爸也没做很多事情,就是有时候晚上读书给他听,如果下班早会带他玩游戏,陪他看动画片,和他一起哈哈大笑,周末带他出去游玩。孩子对他越依赖他也越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他自己也觉得和娃一起很放松、很开心。
我属于比较***的女人,在育儿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孩子爸爸,付出的更多一些,因为他比我更爱孩子(我也爱孩子的),这可能是因为,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陪伴的少,父子感情和父子关系都比较淡漠,因此,再面对自己的孩子,就特别的上心。
因为有爸爸的陪伴,孩子从小就特别坚强和勇敢,很讲道理,只要他答应过的事情,一般都会做得到。这其中包括十三个月断奶(答应不吃就不吃,没有隔开过),懂事后***,告诉他只有一点点疼,别害怕,他基本上是针头进去哼一下,从不哭喊。两岁学游泳(刚学游泳,下去就哇哇叫),三岁单独睡觉(分床也如此,半夜还跑到我们房间),都是先说好,他答应后,很快就适应了。
所以,爸爸有经常陪伴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相对独立的多。男孩基本上不扭扭捏捏,女孩也极少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