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隔代育儿”矛盾多?
隔代教育矛盾多的原因:其一:因为不是一代人,想法不一样,两代人所经历的年代不一样。自然而然的想法也就不一样了。有不同的思想就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是隔代教育矛盾多的主要原因。
若要缓解这样的矛盾,老人们该放手的就放手,不要过多的管孩子们,管的多了好像是在夺人家小夫妻的所爱似的。
其二。婆媳关系不和,也会导致隔代教育矛盾的发生。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个疑难问题。关系不好的婆媳,有时候老人好心好意为了孩子。可是媳妇不理解,这也会导致矛盾发生。我们村就有这样一案例。婆婆带着小孙子去看医生,没在第一时间给他的妈妈,导致了这对小夫妻走上了离婚的公堂。
其三: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更是把孙子当成了宝中宝。爸爸妈妈都不能说自己的孙子,说了就给他们生气。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农村是大有人在。要想缓解这样的矛盾真是太难了,爷爷奶奶总以为这样是向着自己的孙子呢,其实不然是推你的孙子走向弯路。
隔代教育的矛盾实在太多了,希望双方都理解。
现在的家庭里,年轻的父母们都忙于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没时间照顾到孩子,只能将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带孩子,因此大家常常能在大街小巷城市农村里看到,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变成了一道风景。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隔代教育”的国家。年轻父母们在感受亲情支持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隔代育儿的种种问题,老人常常以多年以前的经验来带子女的小孩,而这就会与年轻父母按照现代科学育儿的理念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其实,这些矛盾和冲突都是由于年轻的父母们和老人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分歧导致的:
1.管教方式 年轻父母们在现代新教育的影响下都希望孩子能自由独立成长成有个性的人格,而老人们倾向于孩子必须听大人的,要按照大人们***好的路线去走,成为大人们希望的样子。两代人教育理念的不同造成了冲突,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们最好和老人们好好谈谈关于孩子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让老人们了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请他们一起配合年轻的父母们,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2.饮食方式 老人的心都比较慈善,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特别在吃饭问题上很迁就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什么。长期娇惯在一定程度上易导致孩子偏食,而孩子偏食是一种极为不良的饮食习惯,长久偏食会给孩子的健康发育带来危害。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当然不希望出现这个情况,矛盾就这么发生了。
3.外出安全方式 现在年轻的父母们早早出门晚晚回来,孩子的上学接送看管只能有老人帮忙,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但是隔代育儿却把监护人的枷锁转嫁到了年纪很大的老人们的身上。在隔代育儿各种矛盾中,安全隐患是致命的。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这责任由谁来承担?老人的精力和体力都不如小孩,脑力跟不上,反应迟缓,常常连自己都需要照顾,更不说能照顾好孩子,在监护方面除了寄托于老人身上的同时,年轻的父母们也应该多费些心,或者请个保姆,让老人从旁指挥和监督就比较妥当。
感谢您的提问!
为什么“隔代养育”矛盾多呢?
据妈妈网研究院曾经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2个城市在内的妈妈网用户进行了隔代抚养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1、纯粹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助带孩子的家庭所占的比例为52%左右;
2、由保姆协助老人一起带孩子的家庭比例为15%;
可见隔代养育已经成为我国半数以上家庭的养育模式,自然矛盾多就是很正常的现象了。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使隔代养育的方式扬长避短,促进家庭和谐的同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呢?
隔代育儿矛盾主要来源于儿媳和婆家的观念不一样导致的。
首先婆婆一家,包括老公,公公,婆婆都是在一样的环境里生活的,他们对有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是比较相似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那些时候,作为外人的儿媳妇,还没有办法完全接受这种差异,又因为都是女人带孩子比较多,就会出现隔代育儿,婆媳矛盾多。
其次呢,公婆带孩子,巴不得把所有好的,当初没有给孩子的,现在能给的都一股脑的给孙子,宠爱也好,物质也罢,毫不留情!
最后呢,当然就是现代育儿和以前的养娃经验的冲突,老一辈总是抱着我这么做,孩子不也健健康康的长大的嚣张态度,而新媳妇是现代育儿的领军人物,两者相见,你说矛盾能不多吗?
看上去的确如此,然而每个家庭都是由“人”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和处理方法也会不同,因此也可说,大部分隔代养育的家庭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矛盾。这个问题我家也有,可能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也曾思考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也跟大家分享下。下面以对孩子吃饭问题的分歧为例简单说下:我家孩子规则意识不错,相对同龄孩子来讲,比较自律。但是吃饭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他不挑食,也会自己吃,在幼儿园经常能因此拿个小红花。但是,在家吃饭时,往往要叫几次~外婆的情绪就上来了开始吼,吼完两个人情绪都不好了。于是就吃的慢~外婆嫌他吃的慢,不停的夹菜,他又觉得被强迫,就要争辩几句,甚至发脾气。外婆吃好后,一看他还没吃完,就开始喂了。孩子有时还不让喂,于是一个跑,一个追,在四五岁时一顿饭有时要吃上1~2个小时。我经常要加班,平时到家他两都吃好了。周末花力气用规则来纠正的还没出效果,周一就给推翻了。
我的方法是先和孩子约定好:[_a***_]告诉孩子,你再玩2分钟,我们要吃饭了,来吃前招呼他洗手吃饭。如果他没来,就随便,等半小时后就收碗。如果没吃过没吃完,就要到下个饭点才能吃东西。如果在收碗前吃好饭,两餐间可以吃点水果坚果等小点心。孩子也同意了,但在执行时,遭到外婆的强烈反对。其实外婆之前在看到别家孩子追着喂时,也表现出了不赞同,并说孩子饿一顿也没啥,怎能如此没规矩呢!也许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家庭会发生,很多妈妈也会因此抓狂。我也在想为何外婆执着的要让孩子吃下那碗饭?后来我突然想起外婆说的一件事:她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去农村的阿姨家住。阿姨不知从哪弄了个红薯,煨好了藏着留给自己孩子吃,没给她吃。几十年过去了,外婆依然记得这事,就说明这件事情在他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同时这件事情影响了他的看法,他觉得只有让一个人吃饱了才是对一个人真正的好。
是的,外婆是用她的执着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而现在被更多父母诟病的“隔代宠溺”也其实会有补偿的心理在,祖辈对孙辈的爱其实也会包含祖辈对自己孩子的歉意,这种歉意会用加倍对孙辈好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