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学前教育和早教主要是沿用哪些国家的教育理论?
我们必须承认,在我国教育界,学前教育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不但国家和地方的经费投入少——大约教育经费的不到1%,而且出台的支持政策制度少——相较于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的系统化政策支持、权威的课程大纲,新中国成立以来幼教界只有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和2012年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国家文件。
我国先后颁布过三个幼儿园课程标准:
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以前苏联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模板,初步确立了新中国幼儿园课程的框架和内容体系;
1981年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以当时较为先进的儿童发展理论、教育理论为指导,力图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纲要》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将幼儿学习的范畴按学习领域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并同时强调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还有国内的教育主要是沿用哪些国家的理论呢?
学前教育来看,目前体系主要学习美国。上海二期课改后的主题课程、综合课程、方案教学,意大利的瑞吉欧模式,蒙台梭利模式,在私立幼儿园比较火,但大多卖噱头。地方差异极大。
看书不如看实际。西方的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但中国的集体教学近几年很受西方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