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书,家长育儿,这话对吗?
这句话具有辩证性。 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家长是“养不教父之过”。
教师教授以知识,但同时也传达和弘扬正面的价值观、社会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在家长身上模仿和学习交流方式、社交方式以及价值观,如果家长只是养育孩子长大,没有给予正确地“三观”,那么孩子会做出一些损害他人的事,就比如:最近一小孩子为了看是否会流产,就推了孕妇一把。
这句话说的不全面。
教师教书,家长育儿,听起来是各负其责,其实太片面。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但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如果教师只教学生书本知识,培养一个个读书机器,那教书也就没有意义了。
家长不但要负责孩子的生活,还要负责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那么是不是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不管了呢?当然不是。
教师和家长应该是合作的关系,要互相配合才能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离开了老师的知识传授,家长不好教学生知识,离开了家长对老师的理解和支持老师教书也是很难的事。
既然老师和家长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当然要齐心协力去把孩子的知识教好,也要一起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校联合才能造就英才。我是课外辅导老师,见过太多家长在育儿上不作为的案例。
如果孩子的家庭环境稳定和谐,有浓厚的学习氛围,那么孩子自然有求学的上进心,在跟着老师学习时,孩子的专注度和吸收度很高。但如果孩子的家庭环境很差,家长不注意家庭教育,那么会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第二,家校联合,才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如今的升学考试压力巨大,不是孩子一个人能应对得来的。所以家庭和学校必须一起努力,家庭为孩子提供强大的后盾,而学校负责指引孩子前进方向。有后盾也有方向,孩子才能稳稳当当地前行。老师经手的学生数量多,见过的家庭千千万万,所以其实也对家庭教育会有自己的观察和积累。如果老师能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氛围,无疑会促进孩子在家庭和在学校的学习进步。太片面了!韩愈的《师说》曾有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是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积极的人格。
在很多学生眼里,老师是知识能力和思想启蒙的化身,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书的时候不仅要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授课技巧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想法,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授业;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也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精气神去培养独立的人格,这是传道;要想能够做好教师,必须具备踏实有耐心、任劳任怨有责任心,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努力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简言之,教师的责任不止教书,还有育人。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教授的是护理、临床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我一直在课堂和带班的过程中贯彻这样的理念,成人要优先于成才,尤其对于一名从事医疗行业的人更是重要的。一个人只有立起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才可能对社会和家庭有贡献,然后再谈成才,否则可能成为坏才;如果先成才而品德没有树立起来,那就可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坏才,甚至利用自己的专业做危害社会或家庭的事。所以,课堂的教学时刻要注意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让孩子不仅学到知识,还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强大的内心。
任何片面地理解教书会使得教师的责任丧失,更会使得孩子教育的缺失,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不完整。
我是宝妈,最近刚考了教师资格证。我很喜欢一个词叫“家校合力”,家长和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两者多沟通交流,才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教书,家长育儿”,这句话太片面了,只是说了作为教师和家长所不可避免也无法推卸的职责。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教书是最基本的,也是有考核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教书对于教师,具有不可避免性。
但教师不能仅止于此,更要育人。比如语文,讲一篇课文,必然要讲作者的情感,很自然的就能升华到育人这方面。当然学校也是有品德这门课。
作为家长,孩子的成长是要负全部责任的,古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孩子在日常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育儿的过程。育儿是每个家长无法避免的责任。
对于教书,家长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学校。一个班级里有那么多学生,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进度,而因材施教也是有难度的。毕竟老师也是人,精力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了。发现孩子有不会的知识点,你会很好,可以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解。不会,就多鼓励孩子问老师,也可以跟老师反馈,当然做个学习型的家长最好。
家长最应该做的是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氛围。不要一边要孩子进屋写作业,一边自己在客厅大声看电视。若是家长也能拿本书看看,对孩子也是积极影响。比起一遍一遍的催促孩子学习高级多了。
总之,教书育人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