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笠翁对韵》适合孩子进行传统文化启蒙吗?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所著,两卷三十篇。对韵创作是古代应试需要的产物,现在已摒弃只用于特殊文体。让孩子了解国学练习《笠翁对韵》是可以的但不左右孩子思维身心成长。《笠翁对韵》可以节选每篇前两对从简练习然后节选和生活切近的章节循序渐进。工韵已不重要,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我看《笠翁对韵》很好。
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并不喜欢。
孩子今年三年级,一开学就发了《笠翁对韵》这本书,并且要求会背,一周一篇。
我一翻开书,很惊讶为什么学校让背这个?里面生僻字很多,不加拼音,我也不会念,读起来也不朗朗上口,而且,我孩子未来需要去写诗和写对联吗? 孩子背了半天,问她啥意思,答曰:不知道!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觉得应该由那些真心喜爱中国古文化的人来完成,他们有信念,有热爱,有意愿主动去学习。没这种精神,逼着所有人去传承,未必真能传承下去。
关于文化启蒙,唐诗宋词都很不错,一些古文也挺好,孩子背着,也不会那么痛苦,可以更简单的理解到中国文化的美。
启蒙可以,但是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而且我觉得《声律启蒙》更好。比如来鸿对去燕,你要给他讲讲鸿雁传书的典故;宿鸟对鸣虫,你要让他明白表面看是静对闹,再进一步想其实说的都是静,再举个例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什么的。总之一句话,不要死记硬背,更注重的是理解之后的背诵。
《笠翁对韵》非常适合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启蒙,因为是仿照《声律启蒙》写成的,押韵很好,琅琅上口,一般可以作为国学启蒙的第一本书来读。
《笠翁对韵》全书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很顺口,因此国学启蒙第一本就可以选择《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三字经》、《***规》或者《百家姓》。
案例分析:
我幼儿时期,父亲天天让我们姊妹背过很多国学经典,现在偶尔还能背上几段。除了考学没考好之外,我们家姊妹兄弟都很爱学习和读书。
文笔也都还不错,偶尔在报纸上还能发表些豆腐块的文章。前几天上班的路上,看到一地黄灿灿的落叶🍂,忽然就想起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了。
所以说,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的。我是8岁之前背诵的国学书,今年三十有余,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曾想还会在脑海里飘过那些读过的经典,甚至自己还能做出一些。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适不适合孩子的国学启蒙不能一概而论,所谓启蒙,是指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对于孩子来讲,启蒙阶段读一些简单的规律性的书本是有好处的,但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我觉得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孩子学起来是会丧失乐趣的,会只把它当成一个任务,而不是一个游戏,我觉得最好的启蒙是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这样孩子也会记忆深刻。所以我觉得孩子可以用《笠翁对韵》来作为启蒙,或者声律启蒙也可以。
以上都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