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嫉妒心呢?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高鹏,中医师,头条号 芳草大夫亲子站。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俗称为“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等。
妒忌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者或潜在的***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犹如好胜心,是一种迫切希望,并力图通过某种努力,使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超越别人的心理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看到同伴在学习或其他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和期待超越伙伴,甚至进而取而代之的心理状态。
它的积极作用从本能上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消极作用是隐藏着对他人幸福的破坏倾向,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一方面,保护孩子的好胜心。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完善,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可能会不全面。告诉孩子,好胜心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引导他做勇攀高峰的人,在自己的在学习生活中不畏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勇于挑战。
另一方面,告诉孩子,人类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生活不是独木桥,别人的优点可以借鉴。你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引导他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他唯一的竞争对手只有他过去的自己。教育引导孩子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更多地看到自身闪光的一面。这就是说不让孩子努力追求***大空,或妄自菲薄。而是要让他从实际出发,完善自我,是要让他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做更好的自己。
人生不是比赛,我们对明天充满期待,青春年华要自己去安排。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博***众长,不断成长。
嫉妒心,是人的天性。面对孩子的嫉妒心,家长不能直接去批评。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逐渐讲明嫉妒心的危害。让他在心底有个认识。在孩子直接表现出来的时候,要直接告诉他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告诉他,你很看不上这种行为,你也很生气。但不要不理他,更不能体罚他。待他心情平复的时候,意识到错的时候,拉拉他的手。告诉他,嫉妒心过强,是会害人害己的。嫉妒心,归根结底,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人都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如果没有能力的配合,最终自己会很痛苦。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尤其是在异性面前,自尊心受到撞击,更是容易做出过激行为。被人漠视,是他们最为难以忍受的事情。在嫉妒心,自尊心的驱使下,他们往往喜欢做出出格的事,来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因此,成年人对孩子的引导,要以亲情为纽带,在孩子三,四,五岁,就要及时矫正。过迟,效果差强人意。宠溺过度,过度严厉责罚。极易使孩子的性格极端化。三岁看大,五岁看老,是有一定依据的。小时候,你不耐心去教育。到孩子大了,你就不得不为他,忍受接连不断的烦恼和忧愁。
嫉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家长平时要多关心孩子与人相处时的各种表现,一旦发现孩子有嫉妒心的毒苗,就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及时疏导。
要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良好的环境。虽然说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本质上说都是由于孩子的内部消极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所以要在家庭中营造出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礼让谦逊的氛围,可以从家庭层面提早预防孩子的嫉妒心理。
2. 耐心倾听,让孩子合理宣泄。孩子的嫉妒是直观、真实而自然的,它只是孩子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因此,家长不要盲目对孩子的嫉妒心理和行为进行批评,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使孩子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
3. 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偏爱鼓励,不喜欢被批评的。恰当的表扬不但可以巩固孩子的优点还能够给予孩子自信,使孩子不断地努力进步。然而万事都有两面性,当表扬过度的时候,就会让孩子产生骄傲的心理。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小,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这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来源于成人给予的评价标准。所以切记不能盲目表扬孩子,要在孩子面前正确地评价他,以防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不正确。在适当的时候还要指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正确地意识到无论是谁都有长处和短处,在与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让孩子在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在与老师、同学的相处过程中改正自己的短处。若是孩子经常以这样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那么嫉妒心理就会慢慢消除。
4.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通常情况下,嫉妒心理总是伴随着争强好胜的性格。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将嫉妒心理转化成超越别人的动力,并且应当告诉孩子,贬低别人并不意味着抬高自己。要正视与别人的差距,努力缩短差距。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落后于别人并非是别人的缘故而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要能够取长补短,这样去化解心中的不平。作为家长切记不要以为在孩子面前贬低孩子嫉妒的对象就能够打消孩子的嫉妒意识,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嫉妒更加膨胀。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更好地努力改正。这才是消除嫉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