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该如何承受“教育之轻“?
看到这个问题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也是我脑海里经常浮现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太快,很多父母教育缺席,导致很多青少年沉迷游戏,倾向暴力,还有好多起校园***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剧频频增加,这不得不让我们做父母的思考“教育之轻”。
作为一位母亲,我经常沉思、不断地反省、时刻在学习。各种育儿的书籍看过不少,各种讲座也听了不少,但是还是时常迷茫,经常犯错。
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不是一个物件认我们摆布。要想真正的融入他,首先必须尊重他,尊重他的天性。孩子刚出生时对一切都是未知,所以他不断地探索求知,这个时候我们在保护他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给他自由。不要担心他会把家里弄的一团糟,家里脏了乱了可以收拾,但是孩子的灵性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也不要担心他会碰壁受伤,他亲身经历了一次抵我们口头教育十次。只有他亲身体验后果,才会让他刻骨铭心。
当孩子稍微大些,可以给他讲故事,教他识字。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不***,父母除了教会孩子知识,更多地是教他如何去爱。父母以身示范,全心全意地去爱孩子,让孩子去感受爱的美好与伟大,那样他会有样学样地去爱别人。
我推荐所有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终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一遍一遍地,读完之后孩子会收获颇多。
我很赞同现在的学校教育,从幼儿园起学校就开始道德教育,老师教育孩子要尊师重道,要尊老爱幼,要懂得礼义廉耻。孩子回到家会给我背《悯农》,他似懂非懂地给我讲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读了“孔融让梨”他学会了尊敬长辈和爱护幼小。
如果一个孩子有父母关爱而不是溺爱,有老师的悉心教育,他感受到了被爱,知道了怎么去爱,懂得了礼义廉耻,懂得了感恩,深知肩上的责任,有不惧艰难的毅力,试问他还会轻易被诱惑,步入歧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