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可宝网 - 您的全方位母婴健康与成长指导专家,从孕期到调养全程陪伴

44个错误育儿

  1. 在育儿的日常中,有哪些一直被误解的常识性错误呢?
  2. 当儿媳和自己育儿观点不同,而且明显错误该怎么办才不伤和气?

育儿的日常中,有哪些一直被误解的常识性错误呢?

我认为如今育儿出现了一种偏差,就是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而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原来本应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越来越早越来越繁重的文化教育,反而让大多数孩子厌烦学习。而人生只有一次,到现在我们老了,想弥补童年却是再也不能了。

罄竹难书:

1、孩子要打骂才能学会规矩。

44个错误育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会规矩,还有很多方法,比如立规则、代币奖励法、言传身教。有此观念的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从未见识过打骂之外的教养方式。

2、孩子要上课外班学习才会好。

孩子学习好有很多前提,比较重要的是当前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对学习的成功感受。课外班只会让孩子养成被动学习、学而无用、自己无用等感受,害处极大。

44个错误育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喝水能包治百病,而且还能预防生病。

如果感冒发烧了,喝点水应该一些好处但是现在的小孩家长,早已变成动不动就要求孩子喝水, 动不动就打扰孩子的工作去喝水,感觉喝水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事实上,人类从古自今都在身体缺水时主动补充水。比如缺水会口渴、吃咸了会口渴、喝了酒会口渴……这些都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敦促。反复敦促只会剥夺孩子的自我感受,依赖于外在的敦促甚至是控制,它所引发的成长问题远远比多喝一口水严重得多。

4、自己感觉是爱孩子的事情,其实在控制孩子或者伤害孩子。

44个错误育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为了孩子未来的饭碗而不让他们去玩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什么事情都要控制孩子,让他们必须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比如总是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只是为了刺激孩子让孩子多努力给自己争光……

从我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父母都处于这样的状态:

育儿时时常看到“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观点,我认为不管儿子女儿,穷养富养都要讲究个度,都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另一点是关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恨不得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学会十八般武艺,但是看了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你就会明白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作者从0~2岁半,2岁半~3岁,3岁~4岁,4岁~5岁,5~6岁,6岁以上年龄阶段详细讲述孩子的敏感期,例如4~5岁孩子对识字、拼读、认识符号感兴趣,这时的学习有自主性,不是被动的灌输,我们在这个时期引导孩子认字就会容易些。

拔苗助长式的灌输,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育儿日常中一些一直被误解的常识性错误总结:

一,奶水擦脸治湿疹

错误!这条具体就不分析了,没什么科学依据的,还有可能造成感染

二,沾点酒给小孩子喝。

奉劝各位大人,小孩子成年前还是不要酒精。一点点不怕?别做坑孩子的事了,无论多少度,如果孩子承受不了,我怕各位大人也承受不起。

三,过早的“把屎把尿”。

完全没必要,1岁半之前,让小孩子释放天***。有尿片上尿片,怕浪费就勤快点换洗拖地。

四,自己做辅食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如果不保证自己的制作环境干净,在经济允许情况下,买知名品牌的辅食,一般比自己做得好,还省心。

五,稀饭烂面汤汤水水。

儿媳和自己育儿观点不同,而且明显错误该怎么办才不伤和气?

我们要相信:无论妈妈用什么方式,她背后的动机,即出发点都是好的^_^

当孩子受伤伤心难过时,协助孩子看到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

同时可以当着妈妈的面对孩子说:

我感受到你听到妈妈这么说,这么做,你很伤心(生气),而我感受到妈妈特别爱你,她希望你……同时,我也感受到你希望妈妈不要用这种方式说或做,对吗^_^

这样,即能让孩子看到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让妈妈意识到自己的方式有不妥。

同时可以问问孩子:

你期待妈妈怎么和你说,怎么做,你会接受妈妈的意见或方式^_^

让孩子说出来,就是成长哦。

请记住,想要家庭和谐,一定要从善意的角度去看待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渴望,也就是出发点^_^

我就是这样潜移默化,改变我老公的教育方式,我和老公的关系,我孩子和我老公的关系越来越好的。

还想了解更具体的,欢迎私信我哦^_^

我是瑶妈,专注于心理学与亲子教育。

首先,如何判断儿媳的育儿观点明显错误呢?儿媳心里是不是还觉得你的育儿观点明显错误呢?有的老一辈在城市还给孩子穿开裆裤、反对报任何兴趣班、舍不得给孩子买玩具、看护孩子的时候完全不观察孩子的社交能力。这些早就过时的观点,有的老一辈根深蒂固不愿意改,反过来说年轻一辈有问题。

其次,孩子是儿媳生的,而且以后更多的时间是你的儿子、儿媳培养孩子,和作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老一辈关系并不那么大。他们如果要你搭把手就好好搭把手,别过多干涉育儿的事情。

最后,如果互相都是讲理的人,和气地和对方谈[_a***_]。如果儿媳不接受,那也不要闹翻,这事儿也不要再提。总之,记住孩子不是你的,是儿子儿媳的,别觉得年轻一辈带孩子就是错的,自己就是对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kbw.com/post/2958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