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孩子生的太快,来不及去医院,应该怎么处理?
您好,作为妇产科医生,偶尔我们也会以遇到一些生孩子很快的产妇。
我自己遇到的生孩子最快的一个就是孕妇正在外面逛街,走着走着就觉得肚子疼,然后马上打车去医院。逛街的地方到医院打车大概15分钟左右的路程。结果等出租车到医院楼下,急诊科护士打电话通知我们医生从产房下来,到了楼下已经看到宝宝和胎盘都在出租车的后座上了。
很多第一次怀孕的孕妇越临近分娩就越会紧张,总是担心万一太急来不及去医院怎么办啊?甚至有人要求早早的就住到医院里去。其实,作为初产妇第一次生孩子太快的几率很低,从肚子疼到分娩这个过程如果少于3个小时我们就称之为急产了。相对而言经产妇生孩子会更快一点,如果生过宝宝的孕妇,一旦出现规律的腹痛,一定要及时去医院,避免来不及。
1.如果确实遇到来不及的情况,第一时间打120。我们产科医生出120的时候,会随身携带产包,随时做好接生的准备。虽然在家里生孩子卫生条件会差一点,但打了120医生到场,还是可以及时做相应的处理的。
2.如果在等待的过程中腹痛难忍,为了尽量的延缓时间,千万不要用力,尽量深呼吸,这样可以减少会阴撕裂的风险。
4.孩子出生后擦干宝宝身上的羊水,注意保暖,可以简单的清理一下宝宝口鼻的分泌物,避免吸入性肺炎。
5.即使孩子在家出生,也一定要带着孩子和产妇立刻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并给新生儿注射破伤风疫苗。
一般情况下,从孕妇出现有规律的宫缩到胎儿出生至少需要10几个小时,但是的确有生的快的。我曾见过一个妈妈,除了第一胎比较慢生在医院里,其余的都生在上班的路上,是当地有名的“路生妈妈”。
真的如果遇到生孩子太快了,来不及去医院,也不必过分紧张,一定要冷静处理。
一定要谨记这些急救要点。
1. ***如来不及上医院就发现孩子已经快生出来了,为了避免孩子生在路上,最好直接留在家里分娩。
2. 拨打120电话,请120急救中心派最近的专科医生到家里协助分娩。还可以通知社区医院医生或者邻居中年长女性前来帮忙。把家里的门打开,方便医生的到来进入现场。
3. 产妇要先躺在床上,在臀下垫上枕头上边铺设干净的布比如单子等。
4. 产妇做深呼吸,尽量不要屏气用力。打开手掌轻轻压住阴道与肛门间,避免胎儿过快生出发生严重产伤和帮助胎头娩出。
5. 轻轻下压胎头,帮助前肩娩出,再轻轻上抬胎头,帮助后肩娩出。
6. 宝宝出生后,用手从婴儿的鼻子开始自上而下挤出婴儿口鼻中的羊水,将婴儿侧卧位放在床上避免将残余羊水或者肠道反流物吸入肺中。小心用干净毛巾擦拭婴儿身体,并用准备好的婴儿包被包裹做好保暖。
当孕妇出现“见红”的情况,就是阴道分泌出血性分泌物时,而且还有规律的阵痛出现,阵痛出现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以及阵痛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或是羊水破了等情况,即表明即将要分娩了,所以应该马上去医院生产。
但是,如果孩子生的太快,来不及去医院,应该怎么处理呢?下面就来看一下吧!
1、打120
若是真的来不及去医院,发现孩子就要出来了,那么为了以免孩子在路上出生,最好还是在在家生产比较好,但是第一步还是要打120急救电话求助,让医生们快点来。
2、让孕妇躺好
将孕妇移到比较舒适的地方躺好,这时候需要拿一些毛巾和毯子垫在她的身下,有助于吸收所流出的羊水和血液。另外还要备多一些毛巾或毛毯,等孩子出生的时候可以拿来擦和包着。
3、在孕妇腰垫好枕头
孕妇躺下的时候,还要在她的腰间垫好一个枕头,避免身体绝对平躺着,有助于避免孕妇的血管受到压迫,导致出现血液提供不足的情况。
这两天就发生了一起,福州一位孕妇和家人在去医院的地铁上,突发分娩,紧急关头,工作人员在地铁站临时围了个产房,播报寻找医护人员,并且拨打120,幸亏没多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有惊无险,宝宝和妈妈都平安。
通常会把这类分娩叫急产,就是短时间内宫缩太过频繁、太过强烈,挤压胎儿迅速降生,这类分娩看起来快,实则是很危险的,可能会对胎儿和产妇造成极大的伤害。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预产期前后两周,孕妈妈不要一个人出门,身边要有人陪同,待产包、证件准备好,万一有分娩的征兆,在家人的陪同下,拎着包就去医院。
2、孕妈妈有分娩征兆的时候,尽量打车出门,会快一点。(福州那位孕妇乘公共交通,应该是怕路上堵车吧)
3、如果真的在去医院的路上,或者还在家里就破水了,马上先拨打120找急救中心,在医护人员来之前,孕妇不要走动,找个地方平躺下来,不要屏气用力,张口呼吸。
如果医护人员还没来之前,只能做紧急措施,孕妈妈[_a***_]腹部往肚脐方向推,一人用手托住胎儿的头部,胎儿娩出后,将脐带对折用头绳绑紧,擦干净口鼻内的混合物,迅速用大毛巾裹紧,趴在妈妈身上,然后尽快将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
4、孕妈妈及家人在怀孕期间,多学习了解一些孕产知识,万一真发生紧急情况,可以迅速冷静下来应对。
孩子生得太快,这种情况叫急产。急产的发生概率大约3%左右,是指整个产程小于3个小时来不急去医院分娩,一般来说二胎或三胎的经产妇比较多见。
这是因为经产妇的产道扩张水平要比初产妇要宽要快,很多时候会发生宝宝一边入盆一边分娩的情况,所以二胎三胎的孕期妈妈需要格外注意的哦,到了孕晚期家里一定要留人陪在孕妈身边,以预防突发情况。
第①:首先要拨打120急救电话。
这个程序永远都是排第1位的,因为要随时预防急产时产妇大出血,胎儿缺氧或窒息,胎儿脑出血,产后母子感染等意外情况。
120急救电话打完,要让你的家人或邻居在小区门口守着,等待救护车的到来,以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找到你。
必要时也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如果产妇遇到紧急情况时有警车帮助开道,能够极大地缩小到达医院的时间。
第②:产妇需要立即平躺,并垫高臀部。在身体下面铺上干净的被子或被单以防感染,被子或被单要尽量柔软,以防宝宝出来太快伤到宝宝头部。
第③:产妇缓慢地深呼吸,要用鼻子吸气,嘴部吐气,切忌不要用力,尽量能拖延产程,能坚持等到120急救车那就最好。
第④:如果救护到来之前,宝宝已经启动分娩,此时一定不要惊慌。一般胎头先露,要将胎头轻轻下压,帮助胎儿前肩娩出。然后要轻轻向上抬抬胎头,帮助宝宝后肩娩出。
第⑤:宝宝出生了,此时首先要用手从上向下捋一下宝宝身上的羊水,帮助宝宝将口鼻中多余的羊水排出来,先让宝宝胎肺打开便于呼吸。
福州家长投诉7名幼儿被保育员扎针:孩子身上多处针孔,警方介入, 你怎么看?
福州家长投诉7名幼儿被保育员扎针,非常正确;警方介入,非常合理。也非常值得有小孩的家庭提高警惕,做好对小孩子在保育院、幼儿园的安全防护。
时下,网上报道,许多不良保育园,幼儿园在幼儿护理,幼教过程中,出现针对淘气孩子不该发生的危害***,对孩子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
我们家长朋友切不可掉以轻心,每天接送孩子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细致的询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如果有异常,我们要及时调查、取证,维护家长和孩子的权利,保护孩子的安全。
针对本次幼儿被保育员针扎***,建议:
1、核实情况,要求有关单位严厉惩处保育员,不严肃惩处,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警示有过错的保育员,不足以引起园方的重视。保育员错误的行为举措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
2、一定要控诉保育园或幼儿园的主体责任,调查核实保育园或幼儿园使用保育员是否有资质,是否签有相关用工合同。保育园或幼儿园使用廉价劳工,家长们得不到优质的育儿护理,使孩子们受到极大的伤害。
3、7名幼儿家长,应带孩子赴医院认真仔细检查,复核针孔的粗细,针孔的数量。同时检查孩子是否因扎针而产生其他的病症,有否感染。
4、班级其他家长也要引起注意,询问自家孩子,检查孩子是否被该保育员扎过针,虐待过。如有异常,尽快报案,讨回公道。
5、家长缴了费,把孩子送到保育园,孩子身心却受到极大伤害,依法依据要求园方给予赔偿。对家长缴费后,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抚育给予赔偿;对孩子遭受的身体创伤,心理伤害给予赔偿。
6、还原本次***的前因后果,公布于众,该惩罚的惩罚,该惩处的惩处。对园方的失职、失责予以追究。让园方引以为训,还孩子们家长一个公理,还孩子们一个快乐,安全,保健的童年。
虐待儿童的问题如今成为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但凡在网上出现关于儿童的侵害案件,总能激起人们的强烈愤慨。
目前,《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在刑法第260条的基础上,将非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行为纳入了刑法保护的范围,加强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
各方都在行动,对各个部门都有要求,避免虐童***的发生。
1.教育部门
教育部门要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招聘与管理,提高幼教的准入资质,不管公立还是私立都要严格把关。此外还要加强对幼师的心理培训与教育教学培训,提高幼师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教育素质。
2.幼儿园
幼儿园要加强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发现有虐童行为要严肃处理,严重的要及时上报,把问题及时化解,不要枯息养奸,对待“虐童”幼师应***取零容忍的态度。
工作中,不仅要完善幼儿园的考核制度,在聘请教师时,还应该对教师进行心理评估,选择适合幼教行业的人来参与工作。
3.教师
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要经常反思自己,如果情绪不好,应及时请***,或与领导沟通,调整好心态,避免虐童***的发生。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母亲遇见这样的事肯定是愤怒的!即使孩子不听话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太缺德了,必须严惩,不配当老师当保育员!试问哪个父母能忍受自己孩子别针扎,当时孩子的多害怕多疼!我家宝宝也上幼儿园,我常常问宝宝老师打不打你们,孩子都说不打对我们很好,多数老师还是非常好的!家长也要教导自己孩子听话懂事,不要当熊孩子不然真的容易挨揍!就是和小朋友之间相处也容易出矛盾!每次看见幼儿园发生暴力***都很心酸,那么小的孩子被打被扎,深深的伤害了小朋友的心灵!我衷心的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