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比较好?
有几本儿童心理学书籍推荐给各位父母,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也了解自己!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我们首先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我从彩虹那边来》:模仿在语言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我们当着孩子的面好好地说话,他们也会好好地说话。
🌈《儿童行为心理学》:有些父母不许孩子哭,打击他,压抑他,这样很容易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人格扭曲,会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弱、胆小的人。所以孩子因疼痛而哭泣时,父母要接受他们天性的流露,不要进行嘲笑、批评。要知道适当的哭泣,可以释放孩子心中的压力和不快。
🌈《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主性的人,通常是那些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的人。依赖心理就像漩涡一样,会吞噬其他积极的性格,例如勇敢、真诚等。
🌈《一流的教养》:沟通能力也就是由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与愤怒能力等要素构成,然而其中最重要且等级最高的沟通能力是“倾听并理解对方的能力”。
🌈《看画识童心》:有研究表明,全世界每8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出现适应困难的症状。如果适应困难的儿童的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他们正在发育的大脑就可能受到永久性损伤。心理学家发现,造成此类损伤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治疗方法却没这么复杂,只要让这些儿童通过绘画去表达,就可以大大缓解症状。
🌈《养育的选择》: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具体诚恳地称赞,学会正视孩子成长中的失败,以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来对孩子的学业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做出恰当的评价。而这些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全面的自信心,让他能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孩子:挑战》: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我们也不想这样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自己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家长能够给予的最好的帮助和鼓励,就是承认并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
推荐 《孩子,挑战》这本书,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孩子,挑战》是鲁道夫 德雷克斯 和薇姬 索尔兹两人合著的书。鲁道夫 德雷克斯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医生和教育家。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在育儿领域中有长达四十多年的经验。他是首次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成一系列的实践方法,并且这套方法在他创立的家庭关系咨询中心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和验证,几十年大量的案例证明这套方法能够非常有效的解决家庭冲突。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是和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20世纪的心理学三位巨头。
而薇姬 索尔兹女士就在鲁道夫的家庭关系咨询中心中工作,将鲁道夫理论体系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转化为一位普通妈妈的语言,教给那些困扰的父母们。因此《孩子,挑战》这本书中的语言非常口语化、生活化,读起来轻松不费力。
让我非常惊喜的是,每个章节中都例举了大量的实例,我是一边看一边不住的点头:这不就是我们焦头烂额的父母和熊孩子的日常吗?太写实了,几乎我们日常中遇到的所有烦恼在书中都能找到相同的场景,每个案例中都有分析、有指导、有可行性***,以及后来的结果跟进。
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书,豆瓣评分9.1,阅读起来毫无难度和压力,能抽丝剥茧的分析孩子所有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成人是如何一步步落入到孩子的“陷井”中,与孩子发生权力之争,而大人的评价又是如何强化了孩子对自己错误的定位,从而更加认定了自己是个“坏孩子”。
孩子明显比同龄的孩子要笨,作为家长的应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家长到底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笨的?成绩?特长?兴趣爱好?表现力?我觉得如果孩子不是因为病理性导致与其他孩子有差异的话,家长有这样的想法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是你们自己。
仅仅通过自己片面的狭隘的对比,就粗暴的给自己的孩子贴上这么沉重的标签,这种家长是不合格的。
能体会题主那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但是实在心疼题主说的这个孩子。小小年纪,被人比来比去,忍受一次又一次比输的后果,忍受被人说笨蛋、傻瓜之类的言语侮辱。他才进入人生的赛道,怎么就不行了?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讲爱因斯坦做小板凳。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全班同学每人做一个小板凳,爱因斯坦交上来的板凳最丑,做工粗糙,一条腿还钉偏了。老师不满的说:“你们还见过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全班哄堂大笑,都说没有,只见爱因斯坦走回课桌拿出两个更丑的板凳,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上去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是不好看,但是比前两次的好多了。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孩子有的开窍早有的开窍晚,只要确认孩子身体上精神上没有病变,比同龄孩子慢一点开窍晚一点都不必着急,按照孩子的节奏一步步来,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不停止学习不放弃努力,总有一天,孩子会如春笋般拔地而起给你个惊喜。
育儿不易,相互学习。我是宝贝妈和宝贝娃,欢迎关注交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似乎已经是所有父母亘古不变的心声。很多家长都会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处处讨教经验,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一切都是在摸索。
但很多家长都过于着急,生活中父母不经意的做法或者举动,反而让孩子越来越笨。
事事代劳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多事不能小看孩子,只要父母细心教导,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而且做的很棒。比如:
自己起床刷牙、穿衣服、吃饭以及一些小事情,整理每天的文具,自己背书包,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要用的东西等等。
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反而让孩子的自主能力降低,脾气越来越娇纵。
孩子的睡眠和情绪有关系,睡眠会[_a***_]孩子的大脑、学习以及行为模式。
孩子反应慢,有点笨,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虽然有性格方面的因素,但还存在与他人交往方面的问题。一些小孩子出现这些问题也属正常现象,只要家长、老师注意引导一定会有所改善。
1、用童心和孩子交流,理解孩子的心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朋友。
2、尊重个体差异,尽量结合孩子自身的“兴奋点”去让他理解事物。
3、鼓励孩子,不时地表扬孩子“听话”“机灵”“反应快”,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这孩子反映慢”“是个慢性子”等等。
经常这样孩子就会错误的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就是“反映慢”。也不要单纯的为了测试孩子,有事没事儿的总“叫”他。
4、让孩子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多说话、多交流,“搭上话”便可以让自己进入问题的思考,并为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
5、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家庭小游戏,来专门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6、调节注意力,不要让孩子连续长时间去做一件事,这样适得其反,应该有一定节奏的慢慢增加学习的投入时间。
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但是我想说的观点是——相信你的孩子,用爱守护,静待花开。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有他的可爱之处,有他的长处。他是你的孩子,只有你最了解他。不要拿他的短处去和人家的长处比,如果鱼儿要和鸟比飞行,怎么比较呢?也许你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不如别人,也许他运动能力很强呢?也许你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也许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有一片绚丽的梦田呢?有些孩子文化知识不怎么样,可是他的动手能力很强,他对平面的抽象的知识就是接受的比较慢,但是他对具象的思维很强也不一定。也许你的孩子记性不好逻辑不好,但是也许他在艺术上颇有天分也不一定。
有些家长会问,可是我没有发现他哪里有长处,哪里都看不到啊。作为家长,一定不要着急,用心陪伴,多给他尝试,细心观察,你会慢慢发现,上帝给你孩子关上了一扇门的话,他一定为他开了一扇窗。这个时候你多和老师沟通,在他的某一长处方面多多鼓励,给他建立信心,他找到了某一方面的自信,会影响他激励他在其他方面也努力的。不要用打击教育,要多用正面鼓励教育。
再给你说一个我家孩子练习跳绳的故事。我的大宝是一个从小就大运动发展缓慢的孩子,八个月才会翻身,不会爬直接走路,三岁都不会双脚离地跳,跑起步来手臂不会前后摆动像跳蚤一样跑步。大班开始练习跳绳,花了整整四个月才会连续跳10个,大班毕业很多孩子都蹭蹭跳一百多个,他还是手脚不协调一分钟跳40 个又气又恼。一年过去了,我们没有放弃坚持练习跳绳,这么多年对孩子运动能力发展的了解让我深信,他不是永远不会,只是他身体协调能力差一些,掌握的比别人慢一倍的时间,但他最终一定能成功的。所以不管他的跳绳成绩缓慢进步也好,停滞不前也好,我们始终坚持每天练习500个跳绳。终于在一年级下半学期,他的跳绳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最开始达到一年级的满分104个,后来到120个,很快稳定在140个以上,到了二年级开学他已经最高达到180个一分钟,赶超了班级里大部分同学,这个成绩到小学六年级拿100分都没问题。这样的例子在他身上很多很多,游泳,口算都是这样,前期学习需要花比别人多两倍三倍的时间,但是坚持到一定程度,他会突然进步,甚至突飞猛进,找到自信。
所以,父母们,无论你的孩子如何,一定要给他自信,和他一起坚持,相信孩子,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