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科学育儿(三不)即不打不骂不发脾气,你能做到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所谓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每一个父母在孩子出去之前都会想象有了孩子以后我会跟孩子做朋友,不打不骂不发脾气,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会觉得孩子越来越难带,大呼小叫,鸡飞狗跳,孩子哇哇哭,我们气的头疼欲裂是常事。所以我们要试着:
1放松心态。这大概是我们从懂事起到死亡都会劝自己的一句话。对孩子宽容等于对自己宽容。
2克己。每次发脾气的时候都尽量控制一下,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发脾气吧。
3准备一个通话本,把你想给孩子说,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的话写在本子上,让孩子有什么想说的也写在本子上。
4实在想发脾气的话可以暂时跟孩子离开一下,比如自己去另一个房间呆一会,或者出去转一圈,或者让家里人带孩子出去转一圈,也许冷静下来就好了。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大概孩子要能理解我们需要等到他们自己做父母了吧,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跟他们说:看,你小时候就是这样气我的!
对所谓的科学育儿,不打不骂不发脾气 这3点,我们现实当中很少有人做得到,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优秀的一个,多数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周围认识的人的认可,得到同龄孩子的崇拜,得到父母的表扬和赞美。但是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两面性。我们可否这样理解:第一,打有轻有重,打不是真的打;不打不是真的不打,再不伤害小孩子心灵,不伤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适当的打达到引导教育孩子的更好效果,可以理解为不是打。第二,骂不是真的骂,不骂也不是不能骂,要掌握一个度,就是说要看孩子当时所做的行为和事情,究竟是属于哪方面的?是关于破坏公物行为,还是不尊重老一辈,或者说是受一些他人坏习惯影响,当然还有很多很多领域,都要我们大人首先要正身,正言,正行,做到言行身教。这个时候,你所说的话,对小孩子来说是有很大的鼓舞,鼓励,并且也愿意接受我们的批评和纠正。当然很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有时候一口吃不了热豆腐嘛,坚持健康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快。第三,不发脾气,其实任何人都是有脾气的,但是脾气还真的是不能乱发。特别是在孩子面前,更不能把自己暴躁发脾气,发情绪的一面在孩子面前展露出来。时时刻刻把爱孩子为孩子着想的一面,与孩子平等交流的一面展现出来。不让孩子的心灵上留下阴影,我很认可任何时候都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我经历过,也受到了在孩子面前发脾气的惩罚。建议所有人在这一点上多学习,多理解,多包容,多控制自己的情绪,健康积极的做好自己,身教大于言传,所以要少发脾气。个人见解,大家参考。
不打不骂不批评教育,能教育出一个三观正,有文化的好孩子?胡弄鬼呐!一个孩子有问题、犯错误,一次批评二次教育三次上手打丫的,这才是正经的教育。现在最大的毒鸡汤:孩子是夸出的!我就纳了闷了,好,孩子知道,那么不好和错误,孩子从什么渠道知道呢?只奖不惩,孩子连辩别是非的能力都没有,何来正确三观?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绝大多数让人会感觉"没家教"!其次的毒鸡汤就是:快乐学习。我滴个神,有几个孩子能以学习为乐呀?一千一万个孩子里,挑不出一个觉得学习很快乐的,那么剩下的孩子就在"快乐"中丧失了学习的大好年华。学习和快乐本身就是对立的矛盾体。钱文忠教授说过,学习本身就是个苦差事,快乐的学习,怎么学?
怀孕的时候,也想过做一个慈祥的老母亲,大概就是书里说的母慈子爱的那种形象吧!
后面生了一对双胞胎,小时候很可爱呀,每天给她们读书讲故事学英语,陪她们玩呀,做游戏什么的,是的,照着书本养。转折点出现在两岁左右,真的,我宝宝现在两岁零三个月,快两岁的时候,突然发现变了样了,太调皮了。两岁的宝宝精力旺盛,会说会闹,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而且两个宝宝会打配合,真的,是个人都会被逼疯的。比如我带她们做过一次包子,第二天她们趁人不注意把一罐奶粉倒床上,一杯水倒床上玩,问她们干嘛,回答说做包子呢。第一次你觉得很可爱,但是当你床上还没收拾完呢,她们翻出一箱纸巾拆了,真的,纸巾扔了一屋子,然后你在后面收拾,她们玩水去了,衣服弄湿了。有朋友说把东***起来呀,NONONO。
首先带孩子的家庭东西不会少,没那么多地方藏。第二,她们随时随地都在准备战斗,真的是出其不意的玩法哦!
所以,我觉得没有人能做到完完全全的不打不骂吧。只能说提倡科学育儿,家长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适当的打骂应该是允许的
不能完全做到,例如:每天晚上给我家大宝辅导作业时,经常都上演武打片,他爸爸经常劝我,怎么能动手打孩子呢,你好好跟孩子说嘛,我总会说三句话,不用说不用说,我知道我知道,忍不住忍不住,每次事后也特别难过,睡觉前都在自责,不应该这样多大宝。
可是每个妈妈大概都有对孩子咬牙切齿的时候,当你喊他来吃饭他不停地磨蹭的时候,当你刚把家里收拾好,一回头又是一团乱的时候,当你哄睡哄了一个小时孩子还是不睡的时候,有多少次你爆发了,又有多少次你想爆发忍住了。
其实每位父母都不想对孩子打骂发脾气,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回想育儿路上,你为孩子做过哪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
可能因为我们是上班族,平时逗很忙,没有特别有仪式感的事情,如果非要理一理,有这么几点:
1.陪孩子阅读。从孩子一岁多开始,每天都要抽空和孩子一起看书。晚上不看电视,也是大家的阅读时刻。
2.过生日。虽然蛋糕吃了不健康,但不管谁过生日,都要买一个小蛋糕,唱一首生日歌。
3.睡前晚安吻。每天睡觉前,都问孩子每天有什么开心的事,然后给孩子一个香甜的吻,会道晚安。
4.户外活动。只要天气好,一般都会带孩子走到户外,每年组织一次长途旅行,感受一家人一起出游的快乐。
先说说为什么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给予仪式感?
当孩子长大回忆往事的时候,会发现最宝贵的记忆是包括一些例行的仪式的。这是一种幸福感、[_a***_]感,同时意味着对生活的热情,有这持之以恒的成就感,还有不敷衍了事的态度,当然还有对挑战困难的毅力和对生命的慰藉和尊重。
而这些正面的积极的能量是需要家长固定时间、固定方式,持之以恒地和孩子一起做的,就这就是所谓的仪式感。
李亚鹏教子成功,人尽皆知:从李嫣不到一岁到上学前,李亚鹏会在每年的24个节气那天去十三陵水库的湖边做科学试验。全家人去固定的地方做水温测试、空气湿度测试,辨别植物和动物变化。一年24次,坚持6年,160次,风雨无阻,坚持下来,李嫣会对大自然有着更加亲近的意识和情感。
李亚鹏每天睡觉前给孩子两小节《金刚经》,坚持两年半,李嫣在3岁多的时候已经能够倒读《金刚经》了。李嫣是天才吗?显然不是,但是她的父亲却做了很多家长都做不到的事,就是持之以恒。
仪式感不是轻易形成的,是要靠家长有意识地去做,去坚持!
以下是美国著名创意培训***朱莉娅·卡梅伦新书《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美国创意***的12堂亲子课》的部分精华观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仪式给我们带来的框架,是我们与自我相处的宝贵时光。当我们认真地写晨记的时候,我们就给自己留出了反思和平静的时光,这种反思和平静将伴随我们一整天。这些仪式不论大小,当我们把它们带入孩子的生活,就为他们建立了安全和想象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必将帮助他们满怀信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日常生活中培养仪式感
闺蜜小Z最近做了一件让童姐佩服的事,
一个人带着两娃跑完了孩子王亲子马拉松。
闺蜜的大儿子和童童差不多大,小儿子刚满一周岁。
她左手抱着一个,右边牵着一个,
磕磕绊绊但还是坚持跑完了全程。
当天气温30多度,光脑补那个画面童姐都觉得累。
“一人带两娃,大热天的折腾,你不累吗?”
“累啊!不过看到孩子拿到金牌那股激动劲,累点也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