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应该赢在起跑线上?
谢邀请,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种做法并不理智,你必须得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而选择。做为有些家长,它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被别人家的孩子给落下。不过,得依据实际情况去看,不能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力如何,迫切盲目的给自己孩子增加负担,这岂不是一种“拔苗助长”的不良做法。这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将会起到反作用,必径小孩子吸收能力有限,承受压力也是有局限性的。时间久了,会出现在孩子心里面产生逆反情绪,将会把学习任何知识,都会失去了兴趣,心里面也会产生一种对家长厌烦,或者是用偷懒的方法来应付家长的状态。这些都是不可取得,应当顺其自然的去引导,不能给孩子定指标,或者强迫该子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强加接受。
对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问题,前几天我也出过一个同类的提目。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我认为:
一、早教对孩子应该是有些益处的。我孙子刚出生一个多月,儿子就给他买了个小兔播放机,经常放在离小孙子不远的地方,小孙子一睡醒,我们就给他放一些轻声音乐让他听;随着他长大一些,有时还给他放一些配音的故事和诗词,这样坚持半年后,他早晨睡醒后就主动找小白兔,不足一岁时就很会说话了,还会背好多首短诗呢。不到两岁就乐意主动和大人交流,懂得了很多成语故事中的简单道理,如孔融让梨等等。再大一些语言就发育的很成熟了,经常弄一些神来之笔,让全家人大笑一阵。我想,这也许就是早教的功劳吧,这种早教完全是在孩子无意识中快乐地接受的。强迫了就可能适的其反。
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商家抄作出来的话题。先问什么是起跑线?起跑线是长短跑运动的起始线,只有短跑比赛时才能有点作用。怎么就搬引教育上来了?再问何时是起跑线?按培训机构和高价幼儿园的说法是三岁以后,也就是幼儿教育时期。而幼儿教育的目标在《大纲》和《规程》都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不用考试,不必竞争,只是一种以玩为主,培养习惯,开发智力的保教阶段。怎么就变成起跑线了?再问起跑线跑什么?可能就是家长交钱,违背规律,拨苗助长吧。
三、部分幼儿园完全小学化是极其有害的。有的私立幼儿园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理由,从小班开始就教孩子们识字,到大班就把小学一级的课程学完了。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严重破坏了幼儿园和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幼儿在该玩的时侯却加重了课业负担,制约了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到小学一年级后,由于所有的知识都已经学过了,自然会比正常的幼儿懂得要早,要快。所以很容易觉得轻松,进而骄傲起来,这样一年以后再想让成专注的学习习惯就难了。而由于这部分学生的存在,小学老师肯定会加快进度,给正常入学的同学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孩子是否应该赢在起跑线上?
曾几何时,“不要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些话广为流传,被无数人津津乐道。于是,无数家长视为了真理,并为之付出所有再所不惜。但是,起点决定了一切吗?
首先必须承认,起点确实重要。赢得了起跑线,你也只是赢得了部分先机,离成功还非常遥远。
所谓起跑线,这里是指出发点。出发点或者起点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高度,或者直接影响到结果。但是,起点仅仅是起点,决定孩子的未来还有许许多多的因素。
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人生赢在一个“勤”。有的人享受过程,有的人只看结果。这些人不论最后成败与否,过程必然精彩。对孩子的培养,更应该注重过程,注重持续发力。
有句俗话说得好:“慢走当歇”。举个例子,同样规定2小时步行20里路。有的人一开始就加足马力,过不了一会儿累了,气喘如牛,不得不坐下休息会,走走停停,看似很快,但自己很累,效率还不一定高;有的人一直不紧不慢,也不怎么中途停下休息,看似慢,但贵在持续没有过多耽误,效率还高,最关键是没那么累。
弯道超车,逆袭的后来者居上的也不少。人生未初定,一切皆可能。
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孩子的成长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目地是让他成长、成人、成才。起点不输于人,只完成了长征第一步,未来偿不可知。经过不懈的努力,过程中不遗余力,方向对,方法对,持之以恒才可能最终成功。
【个人观点:起点固然重要,但起跑线大同小异,不用克意追超。过程决定成败,过程才是最能决定结果,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赢家。】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谢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