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很多童书,但孩子喜欢读的只有其中寥寥数本,反复读同一个故事真的好吗?
正如你所述,家里的童书数不胜数,但是孩子喜欢读的只有其中寥寥数本。但是我认为孩子现在喜欢的也许只是寥寥数本,再过半年、一年、两年呢?想一想你自己的成长经历————小学喜欢看啥书,初中喜欢看啥书,高中大学呢?是不是一直在变,而又有几本一直珍藏心底呢?孩子喜欢看同一本书,我认为也不为错,更不为奇。比如:我家孩子从幼儿园到现在一直喜欢《疯娘》一文,时不时的自己拿起来读读,有时是默读给他自己;有时又是高声朗读,我也不知他是在读给自己还是别人;有时有央求我为他大声朗读。从心底我有时候真是厌倦了,中途专门漏掉一部分,想快点敷衍塞责,可是我错了,我是瞒不过孩子的,哪怕他是半睡半醒,他都会喊:“妈妈,你漏掉了,该什么什么了。”他还准确无误的接上背开了,这是我才知道,你别看孩子好像眯着眼在睡觉,其实他还是认真的。好几千字的文章,他不盯着看,你也别想漏掉一句。你不佩服不行。所以在我看来,孩子老重复看一本书,每看一次都有他这次的意义,我们不能用大人的王眼光去否定他们。
我姑娘曾经有一段时间,就一本《烦人的兔子》一天能让你讲二三十遍,讲的是眼冒金星,口干舌燥的,有时候就在想我的孩儿,饶了你的娘吧!可是人家不都在说重复对于孩子来说,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我们的小小的辛苦可以换来这么大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似乎只喜欢寥寥数本,因为他总是重复读那一两本书,并没什么不好的。经常反反复复的读,甚至故事都会背了,可还是很喜欢,这不但不是个需要担心的事,反而是个好事。孩子有喜好,有主见,证明他的独立意识发展得很好啊。
因为本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就如同你喜欢吃橘子,我喜欢吃苹果,所以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我家球球16个月,他的书不算很多,大概不到100本吧,她特别喜欢的是圆形小人那本,这种低幼的书,全书也只有寥寥数字,但是他每天都要看好几遍,即使我没给他讲,他自己也会翻来翻去,自己哈哈的笑。
其实孩子确实喜欢做重复的事,除了看书之外,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这很符合人的生长规律,也是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的。只有不断重复,才能习得生存的能力。想想是不是这样?孩子小时候自己吃饭都是要练习很多次才能把饭放到自己嘴里的。
另外,孩子喜欢的往往也是最适合他当前发展阶段的,比如三岁前的孩子,很少有喜欢跌宕起伏的故事的,而三岁后的孩子也很少有对圆形小人这种低幼纸板书感兴趣的,多观察,多给孩子选些类似的,孩子可能也会喜欢。
退一万步讲,看书的习惯远比看电视的习惯好吧?所以说,孩子很喜欢看那几本书,那就让他尽情看好啦,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转换兴趣的。
我家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每次我说咱们看书吧!他都是兴致勃勃的去拿那几本反复看过很多遍的书,但是我觉得没什么不好!一般我都不会阻止他,或者告诉他换一本。
孩子对于故事的喜好很专一,有时会要求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家长往往会比孩子先烦,觉得故事没意思,可是孩子每次听都津津有味,好像从来没听过一样,这种行为,在有些父母看来是无意义的重复,而事实上,重复做一件事情,反复听一个故事,是孩子不断深化学习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心智成长过程。
对于一个喜欢的故事,他会在听妈妈讲第一遍时产生好感,第二遍开始听情节,第三遍听细节,第四遍听语言,第五遍体会人物角色心理,第六遍,第七遍…… 每反复听一次,孩子都会有新的收获。等孩子对一个故事充分熟悉了,智能才会在此基础上稳定发展,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联想、去创造。
首先我想说,孩子反复读同一本童书,这种现象在很多很多孩子身上都发生过,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需奇怪,也不用紧张。
从理论上来说,教育家蒙特梭利把“反复练习”称为“儿童的智力体操”,“反复进行练习,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
就拿看故事书来说,第一遍他们可能只是对故事产生好感,第二遍才开始认真看情节,第三遍开始慢慢注意细节,然后是第四遍、第五遍……在重复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获得更丰富的精神体验。
我们大人喜欢某本书,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复,只不过,孩子比我们更为单纯,也更为专注。
孩子重复阅读同一本书,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