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可宝网 - 您的全方位母婴健康与成长指导专家,从孕期到调养全程陪伴

郑玉巧育儿下载,郑玉巧育儿经

  1. 妈妈们平时会自己看一些育儿书籍吗?

妈妈们平时会自己一些育儿书籍吗?

会看,总害怕把我家娃养歪了,尤其害怕她性格培养的不好,最近在幼儿园午休睡不着,老是说不愿意上学,说老师不能装睡,我也是各种担心,害怕她有阴影啥的……不过,只要她健康快乐,其他一切不强求,顺其自然

怎么看,不是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养,现在有了二胎更没时间去看了。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成长还是应该一下育儿书籍的,孩子生下来在不停地学习,做妈妈的也应该随着孩子的脚步,不停地学习,跟着孩子共同成长。

肯定会看!正所谓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多学习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原有的育儿观念,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郑玉巧育儿下载,郑玉巧育儿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爱和自由》三部曲】

这三本一本是关于敏感期的详细论述,一本是孙瑞雪老师历年来的讲座合集,还有一本是记录十几年育儿历程的。遵循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说得很明白透彻。比如下面摘记中,讲大人不要喋喋不休,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目送》三部曲】

郑玉巧育儿下载,郑玉巧育儿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送》里后半部分记录作者陪伴父母走过最后的时光。尤其是陪伴患有痴呆症的父亲,亲眼见证着他的记忆越来越差,最后都不认得自己,非常触动人心。其他两本则是在两个孩子的成长中,对比了中西方教育观念,以及自己的育儿感触。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书中针对3岁孩子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引用儿童心理、列举实际案例......比如自我意识、社交、体验式学习、自我管理、个性定型……

郑玉巧育儿下载,郑玉巧育儿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

著名主持人鞠萍结合自己和小朋友打交道的经历,与儿童心理博士陈群一起分享育儿观点:孩子的未来如何设计、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在学校中的困惑

【《怎么说孩子才听,怎么听孩子才说》】

这是本畅销30年的育儿书,里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一些错误做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让孩子听话的方法:认真倾听、不责备、步抱怨孩子、不给孩子贴标签、不啰啰嗦嗦下达命令……

大概看了几十本育儿书籍吧。以前我记得听很有名的老师(好像是李子勋老师)的一次微课说,要当一个合格的父母至少要看20本育儿书,我想我应该差不多合格以上了吧,现在看了大概30多本的育儿书籍,从最早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到后来一系列的正面管教书《孩子,挑战》、《正面管教》(因为孩子还小,青春期的正面管教还没有读过),海姆.吉诺特博士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关于华德福教育的《我从彩虹那边来》;还有汪培珽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语耳朵》、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汪培珽的书对我践行亲子阅读很有帮助,事实证明亲子阅读对养育孩子有多棒),孙瑞雪老师《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以及《游戏力》、《全脑教养法》、《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从出生到3岁》、《P.E.T父母效能训练》、《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还有蒋佩蓉老师的书都看过。特别推荐以下几本书

一、《孩子,挑战》(10分)

这本书作者德雷克斯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思想是正面管教的基石,关键是这本书的作者甑颖是我们国内很有名的正面管教导师,所以这本书的翻译也是非常好的。这本书既有理论也有很多生动的案例,更是提供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这本书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不让他们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也不让他们在家里感到压抑和窒息。

二、正面管教(10分)

正面管教有一系列的书,可以根据年龄阶段选择但是一定要选择简.尼尔森或琳.渃特写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也正是看了这本书我自己才走上正面管教学习和推广这条路的。在这本书里,你会找到不惩罚、不娇纵地解决各种日常养育挑战的实用办法。

三、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0分)

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看育儿书籍的心得,体会最深的是,其实育儿类的书籍是不能帮助我自己解决内在心理问题的,所以纯育儿书籍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我解决育儿方面的问题,而心理学、管理学更能促进我对儿童教育的理解。

孩子存在的问题,其实大部分是家长造成的,如果我不能很好地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也就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儿童教育的根本是家长教育。育儿类的大部分书籍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方法,但是大部分无法解决问题的本质,所以建议家有儿女的家长要更多地关注自我成长以及自我的心理修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kbw.com/post/1460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