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育儿相关知识,哪些平台比较好?
在网上学育儿知识,我觉得重要的不是选平台,而是要选好对的人。选对的人,你会越来越轻松,选错了人,你只会越来越焦虑。
不管是什么平台什么育儿知识,都是人在维护的。好的,而且现在很多的机构也好,大V也好,都是多平台运营的,你可以在不同的平台都看到同一个人发布同样的知识。
育儿知识方面,权威的组织应该是专门针对健康和儿童的机构,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等等。
至于那些游泳赠送的小儿推拿,某些培训机构母婴销售机构等等推出的相关课程培训之类的,还是看看就好,别当真。
大城市大医院,能确保这个医生见过足够的病例,知识更新比较及时,他所传达的应该是最先进的育儿理念。
岁数太大的专家经验经验很丰富,但也容易墨守成规,知识的更新换代可能会受到影响。
还可以看一些母婴达人,她们提供的经验可能会更贴合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也不要完全相信,要注意鉴别他她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也就是第2点要看她的理念。
养孩子并不是写代码,输入a就能运行b,养孩子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更需要科学的理念。
育儿专家的话一定可信吗?
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手机上网也方便,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育儿方面也是很多很多,各门各派,理念,学说也不尽相同。有时听说了,看多了,到底怎么教育孩子都变得迷茫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不可能有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方法。专家的说法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看看适合不适合自家的孩子,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教育方法。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擦亮眼睛,学会甄别,在海量的信息中鉴别良莠,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孩子的育儿之道。
我觉得但凡可以被称为专家的人,必然是这个行业内的标杆,除了学识还有经验,这都是靠时间积累的,并不是别人或自己随便就可以专家冠之的。所以能被称为育儿专家的应该确实还是有一技之长的,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发表的见解大部分还是值得相信的,但是对于育儿专家们的话又不能全信,为什么呢?
第一,专家必然精通一技之长,但是专家也不是全才,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是专家。
比如儿科医生虽然比普通人更懂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但并不是每个儿童医生都有资格被称为专家的。而那些能被称为专家的医生其实也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并不一定对所有学科都是专家。比如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专家未必就是儿童心内科的专家,儿童心内科的专家也不一定就是儿童口腔科专家,而如果当你想要咨询儿童心理方面或关于感统失调方面的问题时,却去请教了一个儿童营养学的专家,你说这些专家的话你是应该信还是不信呢?所以专家们在其研究领域里的言论还是可以相信的,而领域外的见解就不一定照单全收了。
第二,专家们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可以相信,但是要分清究竟哪些是专家,哪些只是美其名曰的专家。
我觉得除了涉及医学方面的儿童专家外,其它门类的育儿专家有几个能真正有大数据作为他们的理论依据,不是说写了几本畅销书就能被称为专家的。所以还要仔细分辨那些所谓的专家究竟是真的专家,还是只是被炒成了专家。比如李跃儿老师,在我眼里她可以算是育儿专家,不仅因为她写的书,更因为她有巴学园作为她研究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她在儿童教育上的经验来源于对几百上千的孩子的教育经验。但是我们在书店里育儿书架上看到的更多的育儿书籍的作者们绝大部分其实只是普通的妈妈和作者,并不是育儿专家。她们所写的内容其实只是基于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经验的分享,并不一定具备共性,可以相信她们的话,但是这些内容未必就适用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就像我朋友很久以前在一本育儿书里看过一个关于如何解决孩子在墙上乱写乱画的育儿方法。里面说当孩子在家里的墙上乱画时,妈妈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的劝说孩子,“这样在墙上画就不能让你的朋友看到了,你可以把画画到纸上,然后和你的朋友们分享你的画……”然后她的孩子就很乖的改去纸上画画,并把画带到幼儿园和同学们分享。
我朋友当时觉得这个方法特好,所以后来当她女儿开始在墙上乱画的时候她说了类似的话,而她女儿却回答:“那我们可以把我的好朋友们邀请到家里来一起画……”我朋友说当时就懵了,她没想过孩子还会有其它的想法,她以为她说了那样的话后,孩子也会像书里所说的立刻画到纸上,然后皆大欢喜的拿给她的同学们去看。
而到了我儿子在墙上画的时候,我也试着用了这个方法,儿子很干脆的回答我:“可是我不想和别人分享我的画啊,我为什么要给他们看?”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到了小女儿时更气人,不说还好,说完以后,女儿眨着明亮的大眼睛懵懂的看着我说:“好!”然后扭过头去继续画,不仅把墙画满了,还把所有的屋门也画的面目全非,而我们当初装修时花钱最多的就是这几个门了,心疼的我直挠墙。
由此可见,无论是真的育儿专家,还是只是分享经验的育儿达人,他们的话其实都可以相信,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方法就一定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千个孩子一千个样子,别人的经验再好,也不是完全针对你自己的孩子研究的,只是提供了一种育儿方法,一种她们取得成功的育儿经验,却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孩子。所以当我们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可以借鉴、可以参考,但是要有选择有过滤有变化的使用,这样才能少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