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哭吐奶是什么问题?
新生儿吐奶,大多数都是生理性的。与胃的解剖位置以及贲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有关,每次喂奶之后都是需要竖着抱拍拍后背,把嗝拍出来之后再平睡,可以避免反复呕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呕吐就会有好转的,没有其他的症状的话,那一般问题不大的
宝宝吃奶又吐奶是什么原因?
吐奶和溢奶是两种常见现象,对孩子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吐奶一般是因为新生儿胃幽门狭窄,同时胃与食管结合部比较松弛,当胃强烈蠕动时,胃中的奶从食道返流,由口中吐出,形成吐奶。吐奶时,奶水强有力地从嘴巴吐出,甚至呈喷射状。溢奶是由于食管末端的括约肌发育不够完善,致使胃和食管之间不完全闭合,因而进入胃里的奶水再次返流到食管,从嘴边溢出。新生儿处于发育时期,对营养的需求很大,因此做好预防工作,为孩子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是妈妈必须做的工作。
吐奶在新生儿是正常现象,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几次奶。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关于避免吐奶,吃母奶的孩子在这方面要优于吃奶瓶的孩子,吃奶瓶会吞咽大量空气,吃母乳则不会,因为宝宝的嘴和妈妈的乳头形成一个真空吸附,空气不容易侵入。至于吐奶量,只是看上去很多,其实大部分是胃液,孩子不会因此而饿肚子。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不适,也没有减少体重,或者出现大量频繁呕吐、颜色发绿、哭闹咳嗽等等异常现象,就不必看医生。
但孩子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我们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很多妈妈有一个困惑,为什么有时候给宝宝喂完母乳之后,没过一会儿,奶水就从宝宝小嘴中又吐了出来,这到底是正常的现象还是不正常的现象呢?而且起初吐奶的次数并不频繁,吐奶量也不多,可是到后来,宝宝的吐奶次数越来越频繁,吐奶量也在增多,吓坏了宝爸宝妈们,甚至还有以下这些疑问:
“吐奶是不是很难受啊?”
“我们大人呕吐的时候很难受,鼻涕眼泪流的,宝宝是不是也很难受啊?好心疼宝宝!”
“宝宝总吐奶,会不会营养吸收跟不上呀?我担心会饿坏了宝宝。”
“吐奶”,从科学角度来讲,其实就是宝宝的胃食道返流。小宝宝刚出生不久,身体很多器官都还在成长中,很不成熟,食道和胃部衔接的位置,肌肉还不是很发达,再加上宝宝的胃在体内多处于横位。这样一来,吃进胃中的奶汁在婴儿用力时或者打嗝时就会很容易从胃中返回到食道,并通过口腔反吐出来。
而一般宝宝吐奶现象出现的时期是在出生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后,两个月左右最为严重,半年之后就渐渐好转,毕竟宝宝的身体各方面机能和器官肌肉发育都渐渐成熟了。
日常生活中,宝宝吃奶后又吐奶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情况多发生在0-6个月大小的宝宝,大一些的宝宝吐奶现象就不那么频繁了。宝宝能够自主吃奶的话证明宝宝胃口比较好,而且吸吮能力也正常,吃奶后吐奶的原因有两个原因。
第一,婴儿的[_a***_]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所致。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食管的蠕动比较慢,吃奶后容易暂时在食管下段淤积;同时婴儿的胃呈现水平位,胃和食管相连的部位贲门肌肉发育不完善,比较松弛;幽门括约肌部位反而比较紧张,食物不容易往小肠方向流动。
第二,喂养时的体位不当,吃奶时速度过快等也是导致吐奶的原因。6个月内的宝宝母乳喂养时,避免横抱着喂奶,最好让宝宝的身体和妈妈身体呈现45-60度夹角,孩子稍微立起来一些,可以避免食物反流;另外最好用手指夹着乳头,控制乳汁流出速度,不要让孩子吃奶太急,容易呛着,一旦引起呛咳就容易吐奶。喂奶完毕后竖着抱着孩子片刻,拍打其背部,让奶水尽快流入胃内。不要喂完奶后立即就让孩子躺着,这样就容易吐奶。
对于经常吐奶的宝宝,妈妈一定要仔细观察排除器质***变可能性。如果宝宝吐奶还伴随恶心、频繁呕吐甚至吐血的话,考虑可能有先天性的消化系统发育畸形,例如幽门肥厚性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